【色情有害】英發表報告 促保護兒童免受色情資訊影響

(文:招雋寧)

英格蘭兒童事務委員會在2023年5月發表新聞稿,稱找到新的科學證據,顯示兒童觀看色情與隨後的有害性行為或性虐待之間有所關聯。

兒童事務委員會發表了調查報告,搜集了載有年輕人受色情影響的經歷。若果兒童不受限制地接觸色情,可能造成嚴重後果,與日後施行性侵相關。

18到21歲的年青人中,79%人土18歲以前已觀看過含有暴力的色情資訊;暴力的對象較多是女性。

荷蘭學者:為智障人士建設性教育藍圖

(文:招雋寧)

為智障人士提供性教育,殊不簡單。

荷蘭心理學家Dilana Schaafsma與團隊以嚴謹學術系統檢閱了30年文獻,為這項特殊性教育尋求更佳的出路。

世衛組織指出,性健康遠超於不受疾病困擾,還要讓人在性的權利上獲得尊重、保護和滿足的機會。但在智障人士群體,距離實現這願景還有很遠的路,因為他們:
•   承受性侵風險,是常人的三倍
•   較難維繫友誼或性關係
•   較難理解自慰、懷孕、發生關係的處境和同性關係等知識
•   私隱受限;性的表達被職員或親人限制
•   女性對於性的感受負面,並視為滿足男性的事

男教師性侵女學生案 為何孩子不懂拒絕淫賊所為? 性教育家長有責 或有助子女識破師生戀煙幕

(文:梁海欣)

近日港台發生多宗令人嘩然的案件,就是男教師性侵犯女學生。為人師表,理應為學生及社會的典範,但竟然會作出如此傷風敗德的事。在責罵男教師的同時,若細讀案件的發生經過,不難會發現當中涉及維持了若干時間的關係,而非單次發生的事件。在過程中,女學生在想什麼呢?年少無知,加上不應怪責受害人(blame the victim),坊間甚少聽見對女童們的評價和建議。的確,少女無知,該是受保護的一群,發生性侵事件並非她們的責任。但家長會否可以為子女多走一步,讓他們得到最好的性教育,以防受到他人的傷害?

為何說最好的性教育是由家長傳授的?或有以下三個原因:
1. 老師竟然不可信
2. 互聯網不可靠,或美化師生戀
3. 家長可以從小教導子女,盡早提供最全面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