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介】介紹《私蜜檔案:建立愛與性關係》:性觀念太開放與太保守之間 請遠避高危性行為及關注性健康

書本簡介
作者吳醫生為家庭醫生、性治療師及性教育工作者,她有許多真實案例,結合知識理論,寫了這本書《私蜜檔案:建立愛與性關係》。這書分為四大篇章:「性健康」、「性傳染病」、「性侵犯兒童」及「色情資訊」,當中以案例故事和個案分析作主軸,帶出一個又一個重要但常常被忽略的性知識,引人入勝,能讓讀者在看故事的同時,輕鬆地掌握理論知識,內容情理兼備,有利讀者融匯貫。

書本亮點
1. 性觀念太開放的問題:參與高危性行為易惹性病
2. 性觀念太保守的問題:忽視性健康致婚姻危機
3. 防範性侵犯與遠離色情禍害:保護兒童,及早做好性教育

十個預防子女遭受性侵犯的親子傾談建議 —從七月份香港的三宗兒童性侵案談起

親子性教育情報站(2022年7月)
(文:鄭安然)

7月份,香港有多宗兒童被性侵犯的案件審判,大部份受害兒童是十歲以下,分別有「鋼琴男教師教琴時非禮7歲及9歲的女童罪成」、「圖書科男教師在校內多番非禮兩名9至11歲女童,維持原判」及「陌生男殘廁叫5歲女童口交 認非禮候判」在第三宗案件中,「女童X當日由母親的朋友接送往上補習社,惟其友人因有事處理,只把女童送至1樓,並叫女童自行上3樓的補習社。X的母親Y於下午1時30分接獲補習社通知,指其女兒未有出現,X母便到商場要求查看閉路電視,約在下午2時15分知悉其女兒已回到補習社。X母之後問女兒發生何事,X稱被一位叔叔帶到天台公園玩,之後兩人又一同去到殘廁。當母親問到叔叔有沒有進一步行動時,X保持沉默,Y便帶女兒報警。」陪同的友人很可能犯了疏忽照顧兒童罪。

性侵犯受害人、不幸事件的倖存者 香港女孩碧兒的故事

(文:梁海欣)

讀到碧兒的信件,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感受。

我們不時會在新聞上看到有關性侵犯案件的報導。也許我們會花2分鐘閱讀內文,以及留言區一眾網民對施害者的痛罵。但隨後,我們很快又回到自己的生活中。該案件中的受害人,之後怎樣了?他/她所受的傷害是怎樣的?他/她之後的成長怎樣了?請細讀碧兒的故事

意外地接觸到色情 會為女孩帶來怎樣的傷害?

(文:招雋寧)女孩意外地接觸到色情資訊,傷害可能比你想到的還多。
因為有研究發現,在兒時意外地接觸到色情的女性,他們的人生中遇上更多性受害的事件。

意外接觸色情與遭遇性受害有關
有四至六成不等的青少年意外地接觸到色情。女孩意外接觸的比例,比男性更高。
美國有四位心理學家訪問154名女大學生,追查他們第一次接觸色情的年齡;是否意外地接觸到,以及曾受到性侵犯、性騷擾及被物化對待事件的事發年齡。

港大中大爆性侵,界線模糊是原因

(文:鄭安然)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在8月中旬舉辦的迎新營中,疑有學生遭性侵犯。受害女新生在8月15日清晨約5時返回房間就寢,後來醒來發現大腿位置有疑似精液。事發後,受害人在大學職員陪同下報警求助,警方到涉案房間進行搜證,後來拘捕一名28歲男子,控告他非禮。

關啟文 江寶祥

「向性罪行說不——關愛同行、防範未然」第二講花絮【6/2/2018】

江寶祥認為「人不是問題,性侵犯才是問題」,當他和求助者傾談時,會引導他們找出影響他們有犯案衝動的因素,協助他們尋找對策,並幫助他們了解性侵犯帶來的後果。江先生提到一個個案,他要求求助者重述「偷拍」的過程,求助者表示首先他要留意四周是否有人,又要確保手機的閃光燈要設定在關閉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