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扮男裝潛入異性世界 羅拉威遜(Norah Vincent)驚覺男女大不同

(文:梁海欣)

美國記者兼作家羅拉威遜(Norah Vincent)近日離世,終年53歲。她的著作《自製男人》(Self-Made Man)記錄了她18個月女扮男裝以羅特(Ned)身份潛入異性世界的經歷,曾成為當地2006年最暢銷書本,也令她成為媒體的焦點。在訪問中,她提到這段經歷拆掉了一些她舊有對男性的負面觀念、偏見和成見,也讓她體會男人之苦,呼籲人們給男士們多點體諒和愛。

以下是羅拉其中幾個深刻的經歷:
一)保齡球會中悉心教導入門者的男性
二)妻患癌症,只有片言隻語的男性
三)脫衣舞會中受性衝動捆綁的男性
四)在約會中,常處下風的男性

唐寶寶該不該活?由英國唐氏綜合症維權人士挑戰國家殘疾墮胎法說起

(文:梁海欣)

「胎兒有唐氏綜合症?打掉吧!」
「為何你會生下唐氏綜合症孩子?你懷孕時沒有做檢查嗎?」
「他們患有唐氏綜合症?很可憐啊!這些人不生在世上倒好!」

不知道這些說法對你來說陌生不陌生,在香港,若驗到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孕婦可選擇在懷孕24周內墮胎。而在英國,按現時法例,若驗到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即使懷孕超過24周,胎兒身體日漸成形、成熟,孕婦仍有權在孩子出世前墮胎。在2020年,英國有3083宗殘疾墮胎(disability-selective abortions),當中有693名是唐氏綜合症胎兒(或稱「唐寶寶」)。

過去五年,英國唐氏綜合症維權人士海蒂克勞特(Heidi Crowter)努力爭取改變國家的殘疾墮胎法,以及為唐氏綜合症患者爭取生活上各方面的平等待遇。去年九月,英國高院裁定現行法例沒有問題,已平衡未出生孩子及婦女的權益。然而,在今年三月,上訴庭決定允許原訴人就案件上訴。克勞特小姐對此非常欣喜,並指計劃於今年內上訴。

Mazy聽道札記:基督教與兩性平等

(文:Mazy) 昨天出席了深水埗一間教會的主日崇拜,崇拜講題是「基督教與兩性平等」,講員是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香港人性文化學會主席關啟文博士。我十分期待,因為兩性平等一直都是我很關心的議題。

我自己返教會有大概有10年,聽過很多場道,但講「兩性平等」的講題似乎真的是第一次聽。

The Birth of the Female Brain: 生而不同

(文:Mazy) The Female Brain (by Louann Brizendine, M.D.) Chapter One The Birth of the Female Brain

男女生而不同。常識告訴我們小女孩跟小男孩的行為很不同,但文化卻沒有告訴我們這種行為的不同是由腦部決定的。

書中提到,作者的一位病人給她三歲半的女兒很多沒有分性別的玩具,當中有一件是亮紅色的消防車。一天下午,她走進女兒的房間,看到女兒用嬰兒毛毯把消防車包住抱在懷中,來回搖著,跟它說「不要害怕,小車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不是社教化,這個小女孩這樣的行為不是環境塑造而成的。小女孩生來有一個女性的腦,是與男生不同的。而腦部影響他們的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

「平等」不等於「相同」。(Equality doesn’t mean sameness.)

(文:Mazy) 現代女權主義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他們似乎認為,男人和女人是沒有分別的。當人們指出男女分別的時候,他們就認為是「性別定型」。在外國,有女權主義者不穿上衣,露出乳房在街上遊行,她們說:「男人可以露乳房,為何女人不可以?」。另外,有女權主義者認為,女人不應留在家當家庭主婦或全職媽媽,必須立法禁止。(“It should be illegal to be a stay-at-home mum.” –Sarrah Le Marquand) 以「男女平等」之名,有男人認為,「不是男女平等嗎?為什麼男人必須承受社會和家庭的壓力,為什麼要對妻小負責?為什麼不是女人對夫小負責?」以男女平等之名,人們說「男人可以隨便跟女人上床,所以女人都應該隨便跟男人上床。如果一個女人不肯隨便跟男人上床,代表她還活在父權社會的影響之下,認為女人是男性的財產,是壓抑女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