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套成效的再思
近十多年來,香港政府推廣「安全性行為」,用以預防性病及愛滋病。衛生署愛滋病服務組主理的紅絲帶中心指出:「安全性行為指在性行為過程中避免接觸別人的陰道分泌、精液或血液等」,而「實驗研究發現,病毒(包括愛滋病病毒)不會穿過完整無損的安全套,即使安全套被拉長或受壓,也能阻隔病毒」,這些描述,給予人們的感覺是使用安全套,便能夠有效保護使用者進行安全的性行為。事實是否如此?
近十多年來,香港政府推廣「安全性行為」,用以預防性病及愛滋病。衛生署愛滋病服務組主理的紅絲帶中心指出:「安全性行為指在性行為過程中避免接觸別人的陰道分泌、精液或血液等」,而「實驗研究發現,病毒(包括愛滋病病毒)不會穿過完整無損的安全套,即使安全套被拉長或受壓,也能阻隔病毒」,這些描述,給予人們的感覺是使用安全套,便能夠有效保護使用者進行安全的性行為。事實是否如此?
【台灣性平教育系列】毫無疑問,我們社會須要關懷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愛滋病患者,對抗愛滋病也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事情,然而,我們必須反省的是:「安全性行為」到底能否對症下藥,解決問題?我們要繼續推動一個十多年未見效用的大白象計劃,坐視問題日益惡化,還是切實地檢討「安全性行為」的效用,尋求其他更有效的解決方法呢?
(文:洪子雲)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七日的《新聞周刊》報道,美國社會近年來正興起一股「婚前節慾」風,誓言婚後才開始性生活的少男少女愈來愈多;布殊總統甚至也想把婚前節慾的價值觀推銷到全球各地。
(文:洪子雲)中國已進入愛滋病發病和死亡高峰,自一九九九年以來,中國大陸報告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每年都以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速度增長,疫情從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傳播。
(文:洪子雲)不少西方人士都認為,要求青少年婚前節慾是不可能亦不切實際的,故單單鼓勵青少年使用避孕套。但這假設是否合理呢?
(文:洪子雲)朋友到教會講道後,一位母親向他訴說:她小學五年級的兒子經常與同學傾談有關性行為的事情,當她勸籲兒子不好隨便亂來時,兒子告訴她:「不要緊,最緊要是有安全的性行為。」
(文:洪子雲)愛滋病肆虐,全球不少關懷愛滋病的團體都呼籲,要關注愛滋病並推動預防教育。但所謂的預防教育,基本上都只是推動「安全性行為」,即使用安全套進行性行為。雖然曾有一份研究調查指,正確使用安全套能百分之百預防愛滋病;可是有更多的調查指出,安全套連百分之百避孕也做不到,何況是預防愛滋病呢?
(文:朱小海)去年本港新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個案創新高,達260宗,較前年上升超過兩成,最主要傳染途徑為性接觸。衛生署預料感染數目會繼續上升,其對策是加強愛滋病宣傳教育、推廣安全性行為、深化緩害工作,以及擴闊愛滋病病毒抗體檢測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