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年齡】分析結婚年齡:愈窮愈早婚、過早結婚的不公
(文: 招雋寧)婚姻是社會的組織家庭和延展文明的重要制度,結婚年齡反映了當地人對於社會生活、生育和女性的看法。專業統計組織Statista近日發布分析,比較各地結婚年齡中位數。
(文: 招雋寧)婚姻是社會的組織家庭和延展文明的重要制度,結婚年齡反映了當地人對於社會生活、生育和女性的看法。專業統計組織Statista近日發布分析,比較各地結婚年齡中位數。
(文:陳靈騫)隨著一男一女的自然婚姻及家庭制度受到挑戰,本會有份參與的愛家共融網絡於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假恩福中心舉行第三屆基督教性倫理峰會,以「守護婚姻」為題,約有一百人參加。主題講員分別為英國大律師保羅·戴蒙德(Paul Diamond)及中國神學研究院榮休教授鄭順佳博士。
(文:馮國強) 最近筆者一位親友與其相戀八年、同居三年的親密愛人分開,但並非基於任何實質上的困難如性格不合或相處不來,只是單純(輕率?)覺得沒有了愛的感覺。更令人嘆息的是,鬧分手的當事人以本地電台車姓主持人所舉的一個例子,來作為其分手的「理由」。
(文:馮國強)這是一個離婚幾乎比結婚還容易的亂世。美國紐約州司法單位最近任命一個委員會研究如何修法,讓紐約州能比照其他已實行「沒有過失離婚」(No-FaultDivorce)的州,讓夫妻即或非因任何一方或是雙方犯姦淫、遭遺棄或婚內虐侍,也可以「普通理由」申請離婚。在中國,一九七九時離婚率只有3%,至一九九七年卻已飆升至13%。
(文:朱小海)外母與女婿、奶奶與媳婦,是天生的死敵,其間的風風雨雨,幾乎至死方休!聖經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或丈夫)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這裡強調一個「離→合→一」的過程,離開原生家庭,進入自己創造的家庭中。離開父母,尤其是離開母親,是困難的,因為這要正式割斷母子間的「心理臍帶」。
(文:朱小海)剛吃過晚飯,本來應該要洗碗,我卻選擇先完成這篇稿,拖得一時是一時,直至拖無可拖才洗碗。跟許多年輕無孩夫婦一樣,我跟太太在家吃飯的機會不多,不過還不至於是「無飯夫妻」。雙職夫妻都要分擔家務,她燒菜我洗碗,公平得很。
( 文:朱小海)前一陣子工作繁忙、心神不定,所以連結婚週年也馬虎慶祝過就算了。這,自然會種下禍根!為了斬毒草除禍根,使「情花開,開燦爛,常艷麗永無限」,我必須使出真功夫,方為好丈夫。
(文:朱小海)朋友的父親年屆退休,但朋友卻暗暗囑咐她父親無論如何都要繼續工作,正職兼職多賺少賺都無妨。原來朋友看見不少人的父親退休前一副法相莊嚴,退休後閒賦在家卻呆若木雞,更重要是從前對丈夫必恭必敬的伯母們,竟開始惡言相向。由於女性通常口若懸河而男性多不善辭令,從此家乾坤大挪移,女尊男卑。
(文:黃潤珍)方法論 就基督徒而言,能用較絕對或普遍的角度肯定一夫一妻制作為一種道德理想,主要是基於信仰:上帝的創造秩序有普遍性。
(文:黃順成)有人誤以為只有男士才會因著衝動而「行差踏錯」,事實並非如此。一位初出茅廬、已有男友的姊妹,參加一個內地考察團後,獲一名團友示愛。眾人建議她考慮清楚才作決定,哪知言猶在耳,她已蟬過別枝。男歡女愛似乎是你情我願之事,他人不宜說長道短,可是那位姊妹真的「愛」那位團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