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取暖】性別X信仰暑期工作坊

「好似得我一個堅持信仰價值觀,好無力…」
「D 朋友成日問我點解唔同居,好煩…」
「其實有時我都有D掙扎…」

我地學會希望找一D對性別和信仰等有興趣想知多D的年青信徒,一齊交流和傾計。

詳情如下:
性別X信仰暑期工作坊
人數:十人以內
7月25,26,27,28日
(下午1-4時)

對象:想認識多D性別課題的中學生或大學生信徒
地點:香港九龍深水埗基隆街184至190號龍祥大廈9樓A室(近深水埗站A2出口,步行約10分鐘)

報名:https://forms.gle/tdmoBSW5GhRxmqAW7

父權的勝利?美國小姐初選破天荒由跨性別少年勝出

一如大部分地方,美國每年都會舉辦選美比賽,用以嘉許和獎勵社會中傑出的女性,「美國小姐」(Miss America)就是當中最大型的一個。近日,一名男跨女的19歲少年,Brian Nguyen,竟贏得了美國小姐大德里區的初選。Brian Nguyen身型肥胖,與傳統的審美標準相距甚遠,其獲獎的消息迅即在社會媒體瘋傳,引來兩極評價。

從#METOO看性騷擾與性解放的關係

(文:鄭安然、梁海欣)

最近,一名朋友想多了解職場性騷擾。提到性騷擾,我說我想起我們的播客節目「Sex But True 騎呢性趣聞」 “EP36 圖書館是性罪行溫床?”那一集,友人很快就回應道圖書館陌生人與辦公室上司是不同的。陌生人?報警就可以了。但上司?不知怎麼辦!曾有職場女性被她年長20年的上司路過時碰到臀部,慌張得不知所措…

網上有許多教人如何面對及處理性騷擾的文章,大多是鼓勵受害人勇敢舉報發聲,也要求著公司設立性騷擾投訴機制等等。但甚少文章探討為何會有性騷擾的問題,以及性騷擾與性解放之間可能存在著的關係。

女權必撐墮胎權?女性主義者在墮胎議題上存分歧

(文:梁海欣)

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有女權人士認為那是奪去女性的權利,不可接受。但女性主義者必然會支持墮胎權的嗎?原來不是。在女性主義者中,仍有分為「支持生命權的女性主義者」(pro-life feminist/ feminist for life)和「支持墮胎權的女性主義者」(pro-choice/pro-abortion feminist) 。本文將從《墮胎與性議程:支持生命權的女性主義》(Abortion and the Sexual Agenda: A Case for Prolife Feminism) 一文中,看看兩方的說法。

阿澤(Zed)小姐的後跨故事 社會的性別定型局限了對性別的想象

(文:梁海欣)

紐西蘭人阿澤(Zed)小姐去年上載了一條影片,講述她的後跨故事(detransition, 走出跨性別)。影片中的她只有十八歲,職業是軟件開發員,曾有四年半的時間自認是跨性別人士,現時能稱自己為女性(雖然仍不是易事)。她在網上看見其他的後跨故事,令她很受激勵,覺得有人明白自己。因此,她也想拍片,希望她的故事能幫助他人,即使只是幫了一個人也好。約半小時的影片,阿澤將她的經歷娓娓道來。

人的母親都是女人:男差女異(二)

(文:朱小海)一些女性主義者認為生育使女性變成生育機械,限制女性的自我發展,致使過去的女性都要依附男性而生。所以要提升女性地位,女性就要掌控自己的生育權,甚至以拒絕生育來爭取個人成就。這種觀點,將女性生育的正面價值視作負面價值,更認為生育是導致男尊女卑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