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放棄同性戀 馬耳他基督徒面臨刑事檢控

(文:梁海欣)

33歲的後同性戀者馬修·格雷奇先生(Matthew Grech)於一電視節目上分享他因著信仰而放棄同性戀的見證故事,因而被控告「宣傳『更正治療』」的罪名。

事源格雷奇被邀請到馬耳他「公共媒體新聞台」(PMNews, Public Media News)分享自己故事、討論對「性」的看法及評論馬耳他的更正治療禁令。及後引致當地LGBT組織(Malta Gay Rights Movement, MGRM)報警,控告格雷奇及電視台觸犯了馬耳他的《性傾向、性別及性別表達法案》第三章(Article 3 of Malta’s Affirmation of Sexual Orientation, Gender and Gender Expression Act),就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宣傳更正治療,案件於2月3日開庭審理,並將於6月續審。假如罪成,格雷奇要面對最高5000歐元或最高5個月監禁的懲罰。

訪問格雷奇的電視台總監馬里奧·卡米萊里(Mario Camilleri)和麗塔·博尼奇(Rita Bonnici)也面臨刑事起訴。

三個《重談純潔文化》(Talking Back to Purity Culture)的亮點及對香港性文化的啟迪

(文:梁海欣)

《重談純潔文化:重新發現可信的基督教性愛觀》(Talking Back to Purity Culture: Rediscovering Faithful Christian Sexuality)的作者是美國年輕師母瑞秋·沃德森(Rachel Joy Welcher)。她自小跟從「純潔文化」的教導,但看見了當中各種在實踐時出現的問題,於是決定撰寫這本書,對曾經流行一時的「純潔文化」作出反思,以及提出如何能更妥當地活出基督教的性倫理。

「當代性哲學──基督教性倫理的重建」課程

網上報名:https://bit.ly/3acAxRX
這課程的上一半已於8月20日順利完成,經過「中場休息」後下一半會於10月8日重新開始。在之前的五堂,我們介紹了相關議題並對中外的性解放思潮作出批判,並初步引介人格主義性哲學(Frankl) 的理念。在最後四堂,我們會進一步勾劃人格主義性哲學,與及建基於聖經和神學的基督教性倫理。

基督燈臺全球學院第三學期課程
「當代性哲學──基督教性倫理的重建」課程

主辦:香港性文化學會和基督燈臺全球學院合辦
語言:廣東話主講;普通話傳譯
方式:網上授課(zoom)
時間:香港時間──星期六晚9-11pm
日期:10月8日至29日(四課)

以親身經歷證性解放的虛妄 基督救恩的真實 介紹《我們與相愛的距離——戰勝情慾,奪回真愛》

(文:梁海欣)
書名:《我們與相愛的距離:戰勝情慾,奪回真愛》
作者:林少軒
出版社:天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1日

作者林少軒是台灣一名年青的牧師,成長於這個性泛濫的年代,戀愛關係與性關係唾手可得,卻沒有使林牧師內心得到滿足。直到遇上基督,林牧師的生命經歷翻天覆地的轉變與更新。

書本內容遊走於林牧師的個人故事、他人的故事和聖經真理。林牧師向讀者坦白自己在性、戀愛、兩性相處、色情等等方面的軟弱,真實且有血有肉,在華語書籍中較為少見。林牧師從弟兄姊妹身上聽到的故事,亦豐富著書本的內容,讓更多不同經歷的人可以共鳴。聖經的真理,結合人的真實經歷來說明神創造的性是何等的美好、罪的權勢的真實、人如何在恩典中得自由、如何在掙扎中走上聖潔的路等等,在辨識外在世界諸多謊言的同時,重新認識神的真理。

中國社會的性解放:從基督教倫理的角度反思

(文:關啟文)
論文摘要:
在現代化和全球化過程中,特別在最近二十年,中國的傳統性倫理和婚姻制度飽受衝擊,一場性革命正在中國社會各個層面發生,而性解放的意識形態也在迅速傳播,在這過程中一些中國知識分子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如李銀河和不少「性學家」。本文會分析中國社會性解放的現象和背後的意識形態,及簡略指出從基督教倫理的角度應如何回應,且以李銀河為例,探討基督徒知識分子可如何作出合情合理的批判。

介紹《比自由更自由》 戰勝色情攻略

(文:梁海欣)《比自由更自由》是一本從基督教角度談戰勝色情的書。作者查斯特博士(Dr Tim Chester)是英國教會的牧者。

作者意識到色情問題已到處蔓延,色情成癮者愈來愈多,基督徒無法幸免。作為牧者,作者並不迴避所處時代正在面對的問題——色情。貫穿全書,作者提出五大要點,望能幫助信徒對付色情:

一、恨惡色情:色情的十二個壞影響(包括對自己、社會、妻子及家庭)
二、愛慕上帝:相信上帝的應許,而非色情的「假應許」(例如受尊重、有關係、有避難所的幻象)
三、恩典確據:相信基督的工作、神的愛
四、避免試探:盡全力避免試探,由電腦做起
五、彼此問責:教會群體能在有掙扎時給予監督與支持

[活動宣傳]「當代性哲學──基督教性倫理的重建」課程 基督燈臺全球學院第三學期課程

「當代性哲學──基督教性倫理的重建」課程
基督燈臺全球學院第三學期課程

主辦:香港性文化學會和基督燈臺全球學院合辦
語言:廣東話主講;普通話傳譯
方式:網上授課(zoom)
時間:香港時間──星期六晚9-11pm
日期:整個課程分開兩部分,第一部分由2022年7月23日至8月20日(五課);第二部分由10月8日至29日(四課)。中間休息6個星期。

報名方法:填此表格,在成功報名後,將會收到ZOOM連結。
https://forms.gle/T2hT2aMjxaPNjgF37

忠心牧師不贊成同志驕傲活動被逼離職 法庭終判牧師勝

(文:梁海欣)經歷三年時間,55歲的英國伊利新連接教會(Ely New Connexions Church)基思.沃特斯牧師(Pastor Keith Waters)網上呼籲信徒不要參與同志驕傲活動一案終於結束,僱傭法庭(Employment Tribunal)終判牧師因不贊成該活動等的言論而被逼辭職,是受到僱主的歧視,因此判牧師勝。當年的僱主伊利島小學(the Isle of Ely primary school) 因為牧師對同志驕傲活動的看法就向他發出最後的書面警告信,是對他的宗教或信念的間接歧視。更重要的是,僱傭法庭肯定了牧師的權利,牧師有自由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他認為聖經對人類身份及性倫理的理解。此外,裁決肯定了牧師在教會外服侍時也有自由權利在網上發表聖經信仰的看法,而不用擔心失去工作。

[收取錄影報名表] 參加者好評如潮 請即留名獲取講座錄影片段! 講座:「 你情我願乜都得?──從德國食人殺人案談到香港近期的兄妹亂倫案」

感謝上帝,2022年1月27日由關啟文博士(香港性文化學會主席,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主講的網上講座「你情我願乜都得?──從德國食人殺人案談到香港近期的兄妹亂倫案」(香港性文化學會主辦) 經已順利舉行。講座內容精彩,參加者好評如潮,我們決定將錄影片段與人分享,如你有興趣取得影片,請填寫以下報名表格: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OG4AGB1jGv2V7UtIdcJlMyV6oLF1DD4Kk6M4QRcYXWIiifA/viewform

牧師呼籲信徒不參與同志驕傲活動 收死亡恐嚇及被逼辭職

(文:梁海欣)英國伊利新連接教會(Ely New Connexions Church)的基思.沃特斯牧師(Pastor Keith Waters)曾在網上發言,呼籲基督徒不要參與同志驕傲活動(LGBTQ pride events),隨後便收到死亡恐嚇及大量的騷擾。他在同區服侍的小學也收到大量投訴,最終在壓力下,沃特斯牧師辭任校牧一職。

但這是一個不公義的結果,也有機會成了先河,令其他校牧也不敢為真理發聲。因此,在基督教法律中心(the Christian Legal Centre)的支援下,沃特斯牧師決定對「積極學習中心」(the Active Learning Trust,伊利島小學的辦學團體)作出法律追究。

沃特斯牧師的代表律師指,基督教的性倫理觀不應被視為是恐同(恐懼同性戀)或是歧視同性戀者。

沃特斯牧師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