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第一句就傳福音:校園同運先驅女同志教授改變的關鍵
(文:鄭安然)
不時有信徒問我,基督徒如何與有同性吸引的朋友相處。我認為以下生命經歷是最佳「生命回答」。一個在學術、行動和對基督徒的觀感都與基督徒站在「極端對立」位置的人是如何改變呢?希望你透過以下故事,可以得出你對這問題的解答。面對同性吸引的朋友,我們常常說基督徒需要「真理」和「恩典」的平衡,但現實似乎很難做到,像走平衡木。然而,以下生命故事讓你看到其實是可能。
(文:鄭安然)
不時有信徒問我,基督徒如何與有同性吸引的朋友相處。我認為以下生命經歷是最佳「生命回答」。一個在學術、行動和對基督徒的觀感都與基督徒站在「極端對立」位置的人是如何改變呢?希望你透過以下故事,可以得出你對這問題的解答。面對同性吸引的朋友,我們常常說基督徒需要「真理」和「恩典」的平衡,但現實似乎很難做到,像走平衡木。然而,以下生命故事讓你看到其實是可能。
(整理:陳靈騫) 近年台灣的同運勢如破竹,已直接挑戰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和影響到孩子的教育。一些民間組織(如下一代幸福聯盟)認為一定要用公民投票的方式讓市民表達意見,希望能藉此捍衛傳統的家庭價值。
論教會反對同運的力度,不應與其他政治議題或社福行動比較,應與同運對教會和社會的影響力比較。由是觀之,教會回應同運的力度,不僅並非不符比例地高,更是遠遠不足。香港應以台灣為鑑,及早回應同性戀議題,對外堅定立場,情理兼備申明反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