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學生因指出性別只有兩種而被老師逐出課室,最後被逐出校

(文:梁海欣)

三年前,17歲蘇格蘭學生穆雷艾倫(Murray Allan)因發表「性別只有兩種」的看法而被老師逐出課室,最後被學校逐出校。三年來,他一直隱藏身份,直到最近才首次公開露面,承認自己是當事人,及開腔回應社會的「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及學校剝奪討論空間的情況。

突發!戇豆先生過身--取消文化殺死幽默

(文:招雋寧)

對不起,騙了你進來。

「飾演《戇豆先生》的著名演員Rowan Atkinson車禍過身,終年58歲!」是假的。

Atkinson可說是死訊惡作劇(Death hoax)對象的常客。多年來他都不知在謠言中已死過多少次。翻查谷歌紀錄,他的死訊謠傳自2012年初起,直到2021年仍時有聽聞。

2012年正是由Atkinson發起的「請歡迎羞辱我(feel free to insult me)」運動的高峰。那時英國社會正為1986年的《公安條例》進行修訂。運動獲視為成功推動剔除該條例中以言入罪的字眼:羞辱(Insult)。

美國「費城聲明」重申言論自由 不分黨派呼籲停止暴民政治

(文:陳婉珊)「我們想要一個怎樣的社會?」這是每一個追求更美好社會的人都必須思考的問題…比起徒具其名的民主政體,民主政體所應具備的質素或核心價值——多元寬容、自由人權、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豈不更值得我們追求嗎?雖然這份「費城聲明」談的是美國處境,但仍值得每一個響往自由平等的人參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