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中立假諮詢 製造社會壁壘──香港性文化學會回應「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香港中文大學轄下香港亞太研究所性別研究中心受平機會委託,進行「有關立法禁止性傾向、性別認同及雙性人身份歧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於一月底發表。細閱報告,我們發現,就著歧視法的討論而言,性小眾的歧視經驗涉嫌被誇大,相反反對意見卻被漠視,更值得關注的是研究中心似乎早有立場,諮詢似乎只為配合前設,令研究結果成疑…

湯漢與稻草人──樞機牧函事件中的五大曲解

天主教湯漢樞機向信眾發出牧函,呼籲信徒參與區議會投票時,要考慮候選人及其所屬政黨對家庭和婚姻議題…的立場,並以此作為選舉議員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此一公告觸動了同運人士的神經,齊聲譴責牧函歧視性小眾,然而他們的批評當中不乏稻草人謬誤…我們會整理批評者豎立的五大「稻草人」,讓公眾看清客觀事實。

基督教國際學校要求合符聖經的行為標準=歧視?--支持多元社會 捍衛教育自由

(文:關啟文、康文生)基督教國際學校(ICS)要求教職員簽署跟從聖經倫理標準的聲明,並註明如有違反,有可能導致被解僱。有輿論認為該校做法屬歧視,若基督教國際學校不跟從《消除性傾向歧視僱傭實務守則》,教育局有權拒絕為學校註冊等。一把刀已儼然放在基督教國際學校的頭上,甚或所有堅持辦學理念的宗教學校的頭上。但家長不是擁有子女的教育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