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信生理性別不能改變被解僱 法庭裁僱主歧視福斯泰特(Maya Forstater)

(文:梁海欣)

英國僱傭法庭周三發表裁決,指福斯泰特(Maya Forstater)因為說出人們不能改變生理性別而被解僱,是遭受到僱主的歧視。

於智庫CGD(Centre for Global Development)任職稅務專員的福斯泰特數年前因為在網上推特發表一系列關於性別與性的言論(tweets),而不獲續約。福斯泰特於是向僱傭法庭投訴。2019年,僱傭法庭裁定她的看法在民主社會中是不值得尊重的,認為僱主做法沒有問題。福斯泰特不滿裁決,決定上訴,並於2021年上訴得直。另一名法官指出,批評性別理論的觀點在《平等法2010》下是受保護的,因此要求僱傭法庭重審案件。最終,僱傭法庭於周三(2022-07-06)重新發表裁決,法官安德魯·格倫尼(Andrew Glennie)指,僱主因為福斯泰特批評性別理論觀點而不與她續約,屬於直接歧視(direct discrimination),即當年(2019年3月)的解僱並不合理。

忠心牧師不贊成同志驕傲活動被逼離職 法庭終判牧師勝

(文:梁海欣)經歷三年時間,55歲的英國伊利新連接教會(Ely New Connexions Church)基思.沃特斯牧師(Pastor Keith Waters)網上呼籲信徒不要參與同志驕傲活動一案終於結束,僱傭法庭(Employment Tribunal)終判牧師因不贊成該活動等的言論而被逼辭職,是受到僱主的歧視,因此判牧師勝。當年的僱主伊利島小學(the Isle of Ely primary school) 因為牧師對同志驕傲活動的看法就向他發出最後的書面警告信,是對他的宗教或信念的間接歧視。更重要的是,僱傭法庭肯定了牧師的權利,牧師有自由在社交媒體上發表他認為聖經對人類身份及性倫理的理解。此外,裁決肯定了牧師在教會外服侍時也有自由權利在網上發表聖經信仰的看法,而不用擔心失去工作。

眾籌守護言論及宗教自由 英國母親挑戰LGBT教育 遭投訴兼解僱 至今繼續尋求公義

(文:梁海欣)

英國家長克里斯蒂‧希格斯(Kristie Higgs) 為二孩之母,在2018年於個人社交平台 facebook 私密帳戶,就九歲兒子所就讀的教會小學推行的關係教育(relationship education,當中涉及LGBT教育),向100多位熟悉的親友發表意見。但隨後疑遭好友告密,投訴至克里斯蒂工作的公司(一間中學),2019年公司最終決定以「嚴重不當行為」將其解僱。克里斯蒂求助於僱傭法庭(Employment Tribunal),認為公司是基於她的宗教信仰解僱她,並不合理。但僱傭法庭判公司沒做錯。2022年,克里斯蒂繼續尋求公義,現正計劃再向僱傭上訴庭(Employment Appeal Tribunal)上訴。基督徒法律中心(Christian Legal Centre)將繼續幫助克里斯蒂,並向公眾進行眾籌。

論左翼的三一教條:喬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訴說《D.I.E.教條》如何摧毀教育和商業世界

(文:招雋寧)

多元、包容和平等正蠶蝕教育和商業世界。著名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Jordan Peterson細說他的觀察。

未滿六十歲的Peterson剛公布辭任大學的終身教席,成為榮休教授。他認為自己辭職可能在網絡觸及更多人,只是他辭退的原因也因為學術界「Diversity, Inclusivity & Equity」的文化。Peterson諷刺它們是D.I.E.,亦即是「死教條」。

D.I.E.教條怎樣影響他?不。不止是他。Peterson那些即使有亮麗學科成就的「白人異性戀男學生」,現在想擠身入研究行列的機會變得微乎其微,原因就是D.I.E.教條。這種教條已存在多年,過去一直都算是合理,不令所謂「小眾」被制度所歧視。但是他的學生現在於D.I.E.教條下,仕途前景堪虞。此外,Peterson 因經常質疑左翼而成為不受歡迎的教授,令他的畢業生同樣不被接納。

這是第一個令他辭任終生教席的原因。

牧師呼籲信徒不參與同志驕傲活動 收死亡恐嚇及被逼辭職

(文:梁海欣)英國伊利新連接教會(Ely New Connexions Church)的基思.沃特斯牧師(Pastor Keith Waters)曾在網上發言,呼籲基督徒不要參與同志驕傲活動(LGBTQ pride events),隨後便收到死亡恐嚇及大量的騷擾。他在同區服侍的小學也收到大量投訴,最終在壓力下,沃特斯牧師辭任校牧一職。

但這是一個不公義的結果,也有機會成了先河,令其他校牧也不敢為真理發聲。因此,在基督教法律中心(the Christian Legal Centre)的支援下,沃特斯牧師決定對「積極學習中心」(the Active Learning Trust,伊利島小學的辦學團體)作出法律追究。

沃特斯牧師的代表律師指,基督教的性倫理觀不應被視為是恐同(恐懼同性戀)或是歧視同性戀者。

沃特斯牧師寫了什麼?

[亞設餅店] 歐洲人權法院駁回同性婚姻蛋糕案 基督徒協會發言人:保障了言論自由及宗教自由

(文:梁海欣)上周四(2022-01-06),歐洲人權法院駁回同性婚姻蛋糕案,決定不審理。基督徒協會發言人西蒙·卡爾弗特(Simon Calvert)指這是正確的決定,保障了言論自由及宗教自由。

這是緣於英國國內一宗這場歷經數年的訴訟,2014年李加雷(Gareth Lee)要求亞設餅店(Ashers Baking Co) 製作印有「支持同性婚姻(Support Gay Marriage)」字眼的蛋糕,但餅店店主們因為自身的宗教信仰原因,欲退回此訂單並款項。隨後,李先生以歧視同性戀為由,控告亞設餅店,因而揭開連串官司的序幕。

《消音者之聲》(Voices of the Silenced)簡介及短評: 政治不正確的人生 別人不把你當真

(文:梁海欣)

在七個國家、超過五十個地方拍攝,由「核心議題關注組」(Core Issues Trust)出品的記錄片《消音者之聲》(Voices of the Silenced)訪問了十五名離開同性戀生活的人士,以及十八名致力於分析這個議題的評論員。[1] 他們為何被禁聲,以致成為了消音者?他們的聲音甚少被聽見,甚至遭打壓,為什麼呢?本文將簡述記錄片如何從古希羅世界的泛性戀文化看現時的意識形態,以及節錄數名見證人的心聲。此記錄片當年於英國臨放映前一天遭下架,本文亦會嘗試簡單回應這個事件。

講一聲真話好不好 跨性別未必是天生 澳洲臨床心理學家說實話遭投訴

(文:梁海欣)「今年年初我被投訴——作為臨床心理學家,這是我執業45年來的第一宗。」

「但自從2014年左右,我留意到14至20歲生來是女性、報稱經歷性別焦躁及渴望跨性的孩子上升,她們通常是要求同意她們開展異性荷爾蒙治療。」

「有些孩子在網上閱讀相關資訊後,只是在最近幾個月經歷過性別焦躁,便來診所(尋求跨性治療)。」

今年年初,擁有超過45年經驗的資深性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桑德拉.佩托博士(Dr Sandra Pertot)在網上廣播(Podcast)分享她對性別焦躁症(gender dysphoria)的複雜性的看法,當中包括以求助人為本(client-focused)的治療方針,卻遭到當地跨性別團體的投訴。[1][2]該跨性別團體不滿佩托博士的看法,並直接挑戰她的專業——他們向澳洲心理學會作出正式投訴,而非私下聯絡佩托博士交流意見。澳洲心理學會最終判投訴不成立,因為對於任何政策(包括跨性別的政策)的反對意見都應該有被聆聽的機會。

本文將討論以下問題:
– 為何說實話要遭投訴?
– 2014年澳洲發生了什麼事?
– 什麼是對經歷性別焦躁孩子最好的幫助?

烽煙再起:美國蛋糕師傅Jack Phillips拒賣慶祝變性蛋糕 罪成罰款

(文:陳婉珊)美國科羅拉多州傑作餅店(Masterpiece Cakeshop)店主菲利普斯(Jack Phillips)繼於2018年6月獲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平反纏訟六年的訴訟後,到2021年6月15日,再次被判違反州立歧視法罪成,罰款500美元(約3,900港元)。今次,他拒絕一宗聲明訂製慶祝變性的蛋糕的電話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