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禁爭議】為何學校不讓男學生穿裙留長髮?談談性別認同與文化規範的功能

(文:鄭安然)

早陣子香港發生男學生髮禁爭議,雖然社會似乎沒有再就事件討論甚麼,但在年青人心底裡,或許仍然是充滿疑惑。最近有家長問我們,指兒子問及髮禁問題,不懂如何回答。兒子問為何學校不讓男學生穿裙留長髮,是為了性別認同、迎合社會風俗嗎?有沒有抹煞了學生的自由?這是很好的問題。因為學校的服飾規範「既不犯法,也不違反道德」,為何仍要聽從?青少年的發問是合理,我們需要為他們解惑。

【青少年講黃色笑話】講性意味笑話或因無知、性觀念出錯、輕視性騷擾的嚴重性(內附親子對話小貼士)

(文:梁海欣、鄭安然) 親子性教育情報站, 2023年3月

最近有老師及家長反映青少年常講帶有性意味的笑話,內容包括取笑他人的性器官大小,令人擔憂。有人以為講黃色笑話很小事,但真的嗎?講性意味笑話或因說話者的無知、性觀念出錯,或輕視了性騷擾的嚴重性,對他人作出了冒犯、令人不安也不自知。甚至有研究發現,愈多黃色笑話的校園,令學生對生活愈不滿意,心理壓力愈大。原本講笑話,是想大家輕鬆開心,但黃色笑話卻帶來反效果。

本文將討論:
1. 講性意味笑話或因說話者的無知、性觀念出錯
2. 講性意味笑話或輕視了性騷擾的嚴重性
3. 研究指愈多黃色笑話的校園,令學生對生活愈不滿意,心理壓力愈大

全球首宗官方認定少女輕生原因是社交網絡——四個親子傾談貼士

(文:鄭安然)
(親子性教育情報站,10月2022年)

近日在網上看到這新聞,值得父母留意:

//【當演算法不分黑白餵養資訊,就可能釀成悲劇】
英國的14歲少女茉莉輕生案經過長達5年調查後,官方認定「社群媒體」為茉莉的致死主因,是全球第一例政府認定的兒少因社群媒體輕生事件。

如何與子女分享拍拖身體界線?——以真人故事作開始

(文:鄭安然) 在家長課程中,常有父母問如何向情逗初開的子女談拍拖「身體界線」,他們十分擔心子女經常觀看的媒體內容和劇集會軟性地成為他們日後拍拖身體接觸界線的藍本,也即是沒有界線。父母除了可以在子女年幼時與他們分享拍拖應有的界線外,也可以在他們剛步入青春期時向他們分享一些真實例子,然後聆聽他們的想法。讓他們親身透過聆聽他人的故事,體會身體界線的美好,也平衡一下外界的媒體內容。

破解坊間對色情的三大誤會 看AV對婚姻和性生活原來有這些負面影響

(文:梁海欣)

綜合一些網友的言論,發現坊間對色情的評價好壞參半。有些人認為色情只是普通娛樂,無傷大雅。又有些人認為色情能幫助人自行解決性需要,以致他們不用假手於人,或犯上性罪行。甚至有人認為,色情是學習性愛的工具。這些想法,或許是對色情美麗的誤會,本文嘗試回應三大問題:

1. 色情有助夫妻間的性愛?
2. 色情能減低性犯罪率?
3. 色情有助發揮性功能?

基督徒父母在家性教育 怎樣與孩子談單身?

(文:文恩曦)

在一切以先,你要明暸教會裡溝雜著「愛情至上主義」。

愛情至上主義悄悄與教會接軌

教會裡,信徒唱的流行詩歌,歌詞經常像極了愛情。不只一次,唱了一句,下一句就接上了流行情歌,就像「我愛祢,愛著祢」,接上「就像老鼠愛大米」。

教會的愛論,與愛情至上主義接軌,是一件少被察覺的壞事。

愛情至上主義者信奉的是浪漫與激情。即使全世界都反對,天崩地塌,感受到與愛人在一起就夠了。愛情至上主義使人追求滿足自我,走向一個無底的黑洞,吸收別人的承認、愛和付出,消化了對方本身。

婚姻不是婚禮,偏偏愛情至上主義是倒行逆施。愛情至上所遺禍的舖張婚禮,讓新人自己獲得戀情主角的身份,卻忽視基督教所言去愛的見證。

愛情至上的愛,與基督教的愛,(概念上)有甚麼分別?(事實上)還有甚麼分別?

男教師性侵女學生案 為何孩子不懂拒絕淫賊所為? 性教育家長有責 或有助子女識破師生戀煙幕

(文:梁海欣)

近日港台發生多宗令人嘩然的案件,就是男教師性侵犯女學生。為人師表,理應為學生及社會的典範,但竟然會作出如此傷風敗德的事。在責罵男教師的同時,若細讀案件的發生經過,不難會發現當中涉及維持了若干時間的關係,而非單次發生的事件。在過程中,女學生在想什麼呢?年少無知,加上不應怪責受害人(blame the victim),坊間甚少聽見對女童們的評價和建議。的確,少女無知,該是受保護的一群,發生性侵事件並非她們的責任。但家長會否可以為子女多走一步,讓他們得到最好的性教育,以防受到他人的傷害?

為何說最好的性教育是由家長傳授的?或有以下三個原因:
1. 老師竟然不可信
2. 互聯網不可靠,或美化師生戀
3. 家長可以從小教導子女,盡早提供最全面的保護

你的女兒有Barbie公仔嗎?一個有關小女孩身體形象的科學實驗

(文:文恩曦)女兒擁有Barbie公仔嗎?父母可能要留意一下,因為Barbie公仔會給女兒灌輸纖瘦身體的觀念。

性教育論到Barbie公仔,不少人想起性別定型的話題。不過除了性別氣質之外,還可留意身體形象的方面——玩具娃娃每每在塑造小女孩對自己體形的特定觀念,會否為她帶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