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變性】美國少女米洛14歲開始變性 16歲做跨性別紀錄片主角 23歲後悔變性:影片不堪入目,不想再看

梁海欣(香港性文化學會項目幹事)

美國少女米洛(Milo)在2016年參與拍攝MTV跨性別紀錄片,擔任六位主角之一。影片宣揚變性的好處,推動跨性別運動,但如今主角之一卻說她後悔變性了。服用睾酮令她髮線後移、肥胖、變醜、聲線低沉、滿面鬍子,她甚至切除了乳房及子宮,她原本以為做男人可以令她快樂,然而,她發現變性沒有解決她的問題。因著變性所帶來的嚴重健康問題,今年6月米洛已停止使用睾酮,並重新使用女性身份生活。

米洛的變性經歷

當年,因著對自己的女性身份沒有自信,又受到男性冒犯,加上互聯網的影響,米洛不喜歡自己是女性,甚至開始認為自己是男性。14歲時,還未成年的米洛便開始服用睾酮。醫生還說服用荷爾蒙帶來的效果「快速且輕鬆」,這顯然是沒有將其副作用如實地告知病人。

為何米洛的母親克里斯汀(Kristin)會同意女兒變性?她聽說40%的跨性別青少年都會嘗試自殺*,她不想失去米洛,無論她將來是男是女。醫生不但沒有糾正克里斯汀,連他自己也相信了這種傳聞,就是若不變性,就會自殺,因此他言詞間令克里斯汀感到受威逼,就是如果不支持女兒變性,女兒便會自殺。克里斯汀只想女兒活著,因而支持她變性。其實,醫生不應有預設立場,並且應該同時提供其他幫助的方法,讓她們選擇,例如先了解米洛想變性背後的原因、嘗試幫助米洛建立女性身份等等,畢竟變性是個影響一輩子的決定,不宜輕率。

*關於40%的跨性別青少年都會嘗試自殺的傳聞,在瑞典的後跨紀錄片《跨性別列車2》(Trans Train 2)中專家們有提出質疑,指這數字相當不尋常,真假成疑。

2016年,米洛參演MTV跨性別紀錄片《蛻變》(Transformation),成為六位主角之一。該片講述一群洛杉磯LGBTQ青少年的故事。在影片中,米洛(Milo)曾表示覺得變性能成為她的救贖,令他感到無敵。然而7年之後,這位變性青少年中的代表性人物,卻覺得後悔了。

當時16歲的米洛,已經開始每周使用睾酮,進行變性治療,還把證件上的性別改成了「男性」。米洛說,她一直希望自己有更男性化的外表,外表更陽剛一些,能讓她更自信。在影片中,米洛提到:「我無法想象作為女性來生活會怎樣」、「當我想到這輩子剩下的時間再也不用做任何女性化的事情時,我得到了一種難以置信的解脫」。似乎米洛對於「女性」有頗刻板的印象,做女人等於要做那些「女性化的事情」,令他感到很大壓力。性別定型令米洛無法跳出對女性的想像——其實女性形象可以有許多種。

參與紀錄片拍攝後幾個月,米洛切除了雙乳。醫生還給她逐漸增加睾酮的劑量,長時間使用睾酮會導致陰道萎縮,她出現了陰道乾澀、刺癢和出血的症狀,這些都是「女變男」的跨性別人士身上很常見的。

去年,由於身體的不適症狀,21歲的米洛不願再忍受,接受了子宮切除手術,失去了生育能力。她曾表示:「我沒那麼在乎自己的生殖器官」、「在我的腦海裡,我想的是:我不需要這些器官,因為我是個男人」。8個月後,她又去看了醫生,這次還是因為身體問題。之前切除子宮時,她的卵巢並沒有被一起切除,現在她的一個卵巢出現扭轉、破裂和壞死,另一個卵巢「可能還正常」。

後悔變性

隨著米洛接受越來越多的治療和手術,她的身體也慢慢出現一些狀況,讓她不得不重新審視「變性」這個決定。

除了身體上的不適,其他變化也讓米洛覺得不適應。比如她經常情緒波動比較大、髮線後移、聲音變得低沉、長得越來越肥胖,還需要定期剃掉肚子上長出的腹毛。「我比以前胖了很多,也醜了很多。」

對於變性,米洛後悔了。她承認:「結果證明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她現在終於明白,年少時期她曾因為性別感到不安,但那不足以成為變性的理由。

正視自己真正的需要

跟很多「女變男」的跨性別人士一樣,米洛自信不足、有自閉傾向、害羞、不善交際。她不喜歡自己的胸部為她帶來的煩惱:「我當時胸部很大」、「我討厭別人那樣看待我」、「我不喜歡男生看著我的樣子,這讓我覺得難為情」、「我對自己的外表和身體所做的一切,就像一種生存策略,或者像是一種防止男性不必要的關注的保護措施」。米洛真正需要的,是從這些傷口中走出來,而不是變性。

米洛並非個別案例

其實米洛並非個別案例,像她這樣變性後又後悔的青少年也不在少數。

近年來,美國年輕人中因為性別不安,使用青春期阻滯劑、激素甚至做變性手術的人數激增。

健康保險公司的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1年間,18歲以下青少年使用青春期阻滯藥物的處方數量增加了一倍,激素療法的處方量也出現了類似增長。

這種增長在女孩中尤其明顯。加州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過去10年中,18歲以下女孩接受乳房切除手術的數量增加了13倍。

支持者覺得,這種增長的原因是人們對性別不安有了更多認識,再加上臨床醫生的支持。

但一些專家、保守派和家長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覺得這是受了意識形態的驅動,讓變性成為一種潮流。

今年,美國的一些州推出法令,禁止兒童進行變性方面的治療。

米洛:不是每個性別焦躁的人都需要變性

在這種大背景下,米洛說她不希望自己的故事被政治化。米洛說:「我相信跨性別人士確實存在」、「有成百上千乃至數百萬跨性別人士進行了變性,他們覺得這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在變得開心多了」。

「但對我個人來說,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面對越來越嚴重的健康問題,今年6月米洛已經停止使用睾酮,並重新使用「女性」身份生活。

回想起當年的紀錄片時,現在的米洛對參與那部影片感到羞愧,並表示已經不忍再看了。

參考:

‘It turned out to be a big mistake.’ Gen Z’s trans poster-child Milo from 2016 MTV show re-emerges and tearfully regrets hormone jabs, hairy belly and ‘dead ovary’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2219343/Gen-Zs-trans-poster-child-Milo-2016-MTV-reemerges-tearfully-regretting-hormone-jabs.html

美國女子16歲時女變男被拍進紀錄片,如今她卻後悔:我變胖了,還變醜了
https://redian.news/news/72370

‘I completely regret everything I have done’: Girl de-transitions after starring in MTV transgender documentary: ‘I was rushed into treatment’
https://www.theblaze.com/news/milo-mtv-transformation-detransition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