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雋寧(特約研究員)

Photo by Towfiqu barbhuiya on Unsplash
美國心臟病學學會(ACC)的周年論壇上,醫學家Ibrahim Ahmed發表研究,指出性別焦躁症患者接受性別肯定照護方針時使用荷爾蒙療法,將面臨心臟病的風險,包括中風和肺栓塞。
當人感到自己是另一性別,會因性別身份不一而產生焦躁不安。過往醫護專業會幫助人考究心理問題的成因,以及為協調身心不一尋找出路。及後在跨性別政治的風氣下,部份醫護嘗試採納「性別肯定」的照護方針,其療法是以改造身體、改變其性別表達方式,以及改變社會人士的對待等方針,作為肯定患者內心性別的方法。
服食荷爾蒙藥物就是為了改造身體,配合心理的感覺,以達到身心一致,「更似自己」。
根據調查,美國大約有100-160萬人認為跨性別者。在年輕群體中使用荷爾蒙療法的人正在迅速增加。這是可以理解的:青年正處於性徵第二發育階段,跨性別青年想要在發育前期,遏制身體按生理性別所產生的變化。
Ahmed目前發表的研究,算是迄今為止檢查荷爾蒙療法對心血管疾病影響的最大規模研究。過往相關的荷爾蒙研究,主要都集中要避孕的年輕女性、子宮切除手術後或停經後的老年女性。而在這些群體中,醫學家知道長期的荷爾蒙替代療法與乳腺癌、中風和血栓的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人員追溯了國家的醫院記錄數據庫,其中21,000多名性別焦躁症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其中 1,675人使用過荷爾蒙療法。結果發現,荷爾蒙療法與心臟病發生率相關,主要與血栓有關,但與死亡率無關。缺血性中風的發病風險高出七倍;最嚴重的心肌梗塞為高出六倍;而肺部動脈阻塞則高出五倍。原因簡單來說,是荷爾蒙令血液更容易凝血。
學者建議使用療法的人要評估家族病歷、持續時候、開始年齡等。學者認為結果顯示,要全面考慮療法所帶來的「風險和好處」,他明白性別轉變是「人生十事,幫助他們感受到更似自己,但荷爾蒙療法副作用很多」,他明白這是他們的努力,卻並非全無風險。
到底荷爾蒙療法帶來的好處更大,還是減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好處更高?Ahmed認為值得深思。
資料來源:
Glenn, K. (Feb 23, 2023) Hormone Therapy for Gender Dysphoria May Raise Cardiovascular Risks.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https://www.acc.org/About-ACC/Press-Releases/2023/02/22/20/29/Hormone-Therapy-for-Gender-Dysphoria-May-Raise-Cardiovascular-Risks
作者:招雋寧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
本科修讀社會政策。致力研究家庭﹑性別及身體的課題。招先生為本會疏理和發掘新近的性文化知識,協助策展具學術基礎的性教育,使本會受眾獲得紮實及適時的知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