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欣(項目幹事)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於去年十月報導,英國一名小學教師因為不想用男生名字呼叫女生,而被指違反校內「認同跨性別政策」(“transgender affirming” policy),繼而遭受解僱,教師決定要向法庭提出司法覆核。
事件發生於2021年,該名教師拒絕以男生名字呼叫一名8歲的女學生,因而被停職數星期,後來遭解僱。她認為,校內的「認同跨性別政策」不利孩子的成長,因為該政策要求教師要盲目地認同學生的心理性別,如果學生說自己「被困於一個錯誤的身體」,他就是了,老師不可以質疑,只可以認同並配合。而該名教師則認為,我們應當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原生性別。
該名教師認為這些做法並不合適:「孩子正在被當作實驗品,如果家長要求學生要被看作另一性別,學校就要配合,眾學校都禁止反對政策的老師發言。」她指出:「我相信老師都是被逼教導學生說謊,我們的言論自由受到阻礙……這些孩子受到教師和學校的支持,繼續以為自己是被困於『錯誤的身體』— 即他們的身體與性別身份不相符。」
這是一個由校方發起的謊言。因應家長要求,學校答應視該女學生為男學生,容讓那名女學生穿男生校服、使用男厠等等,更要求老師向全校學生隱瞞真相,即除了老師外,其他同學不會知道那學生原來是女生。該名教師不認同做法,因而發電郵給管理層反映意見,卻是遭到責罵。另一邊廂,雖然學校全力隱瞞學生的原生性別,但該學生卻自行向同學揭露自己其實生來是女孩的真相。
#性別成了不可教的課題
老師該教導學生什麼呢?這個受到地方議會、英國石牆,甚至教會「撐腰」支持的「認同跨性別政策」,是否真的有助孩子的成長,以建立性別身份呢?
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CCFON/photos/a.10150823624706458/1016056099758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