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招雋寧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
「我有預感,呢段感情唔會玩得好耐…」
分手多數是即興,還是一早就能預期?
分手能預測嗎?
有人提出理論,認為人會先嘗試就自己關注的困擾與戀人溝通,之後再決定分手;直到分手後才會建立一個說法,向身邊的朋友傾訴。
這符合某些人的經驗,但卻難以用科學驗證。畢竟要以科學方式捕捉分手的難堪時機,進行冷冰冰的研究,困難甚多。可是現今有了龐大的討論區作為資料庫,就另作別論。透過如連登討論區等網上論壇的大數據,透視當中人與人互動時的表達習慣,不就可以了解人們分手時的心理活動嗎?
學者運用社交媒體Reddit「分手版面」上超過一百萬個帖文(六千多個用戶)的數據,以文字分析方法追蹤用戶怎樣談及自己分手。學者追蹤每個用戶大約兩年,發現用戶在分手前三個月、分手的該星期及分手後6個月後,用字有普遍相通的習慣和改變。學者透過普遍的表達習慣,窺探經歷分手的人,內心的情緒動盪和認知過程。
首先,學者標記了用戶的兩類用字習慣:
一、分析的用語,其標記為:
• 關於洞見的(明白…意義…)
• 論述因果關係的(因為…結果…)
二、專注自己的用語,其標記為:
• 自我期望的(我會、我應該)
• 用第一身(重覆「我…」)
• 重覆以「我們…」來談論破裂了的關係

Reddit是美國最知名的網上討論區
數據分析顯示,用戶在決定分手前1個月,顯著地減少分析用語,說話內容更多關乎個人,較少客套和自我期望。學者證實了大多數人普遍會察覺和預期到戀愛關係的終結,而非即興分手。而且變化似乎早於3個月前開始發生。
在承認分手前兩星期,用戶開始明顯地談到「我…」、「我們…」,變化持續約2.5個月。直到分手後的3.5個月,用戶的用語習慣才開始恢復過來。這顯示了用戶開始能夠分析自己發生了甚麼事,並有能力向別人解釋。心理學家解釋,這是一個解讀經驗和把經驗放進記憶的過程。
在論壇找樹洞,圍爐講分手,對於狀態恢復有好處嗎?
學者分析數據後,發現那些一星期超過5天(相比只有1-4天)重複在論壇發言的人,他們狀態的恢復的時間明顯較慢,要用更長時間才復常到分手前的表達習慣。學者未能確認這樣是好處多,還是是壞訖多。因為表達多的人,可能是因為面對的傷痛感較大,他們亦需要更多書寫才足以協助調整情感;另一方面亦可能因為重複思考傷痛,「放唔開」,令到復原時間加長。
文獻參考:
Sera, S., Blackburn, K.G., & Pennebaker, J.W. (2020). Language left behind on social media exposes the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costs of a romantic breakup.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118(7). Doi.org/10.1073/pnas.201715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