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荷爾蒙阻斷劑有效 酷兒學者受到抨擊

招雋寧(特約研究員)

Photo by Michal Matlon on Unsplash

一份2月出版的學術文獻稱,跨性別青少年使用荷爾蒙阻斷劑後,對其精神健康具有實證成效。文獻受到猛烈抨擊。

該文獻由Diana M. Tordoff主筆,為華盛頓大學流行病學的博士候選人,在推特上以酷兒身份和推動同志健康的研究員自居。

研究的對象來自西雅圖兒童性別診所的青少年。 Tordoff團隊以一年內四次的方式追蹤求診的青少年的精神狀況(抑鬱、焦慮、自殺念頭),以及使用荷爾蒙阻斷劑的情況,以此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用藥後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得以大幅改善的結論。研究結果獲得美國當地著名的大氣電波科學節目《Science Friday》報導和推崇。

長期關注社會科學議題的新聞工作者Jess Singal卻發現,該研究的結論與統計學證據不符。值得注意的是,Singal在2018年後曾揭露跨性別運動的真實處境--包括流弊,受跨運活躍份子所針對。其寫作經常刺中跨運的癢處,這次亦不例外。

本文嘗試扼要轉述Singal的追查和發現。

Singal詳列許多證據,亦向作者本人和其他專業人士求證,其抨擊可簡單總結為「誤導公眾」。亦即他發現研究團隊沒有獲得證據顯示用藥有助求診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卻在結論和文宣上誤導公眾,以為用藥是有效。

他所陳列的證據顯示:
1.     使用荷爾蒙阻斷者與沒有使用的人,兩者的精神健康在統計學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2.     用了荷爾蒙阻斷的求診者,本身的精神健康並沒有變好
3.     追蹤過程中,研究對象流失率太高;沒有用藥的求診者尤甚,63人中最終只淨6人
4.     研究設計陷入吊詭,難以引伸出精神狀態與用藥之間的因果關係;亦未有交待其他令精神狀態變差/變好的共變因素
5.     研究團隊拒絕公開基本數據,給其他同儕考證
6.     研究團隊的統計學公式沒有計算流失率、未能量度個體變化、將27點等距的精神健康測量尺度降格為1或0的名目尺度……令到統計學解釋力變得極模糊
7.     研究者誤解了統計學證據。其證據應解讀為:用藥並非一定無效,而是用藥後「精神健康得以改善」的情況很大可能出於隨機/其他因素所影響,而非單純因為用藥

抨擊除了關於文獻本身,Singal亦批評媒體和科學領域的質素低下。事實上在英國、瑞典和芬蘭各國對於使用荷爾蒙阻斷劑的成效存疑的情況下,倡導科學的媒體《Sci-Fri》及刊登文獻的科學期刊《JAMA Network Open》均未有Fact Check這些用藥的科學成效,令人詫異。

延伸閱讀:
Researchers Found Puberty Blockers And Hormones Didn’t Improve Trans Kids’ Mental Health At Their Clinic. Then They Published A Study Claiming The Opposite. (Updated) - A critique of Tordoff et al. (2022)
https://jessesingal.substack.com/p/researchers-found-puberty-blockers?

 

作者:招雋寧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
本科修讀社會政策。致力研究家庭﹑性別及身體的課題。招先生為本會疏理和發掘新近的性文化知識,協助策展具學術基礎的性教育,使本會受眾獲得紮實及適時的知識工具。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