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改變性別是危險的,尤其是對青少年!

梁海欣(項目幹事)

美國組織The Heritage Foundation曾舉辦講座「平等法案的不平等:來自左翼的擔憂」(The Inequality of the Equality Act: Concerns from the Left),其中前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哈西霍瓦特(Hacsi Horvath)在講座上揭示改變性別的種種危機,指出跨性別的牢固治療(transition affirming therapies) 的危險性,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深遠。

他指出「心理性別是天生的」只是60年代幾位心理學家的想法,當中並沒有建基於任何科學證據或研究。因此,我們應知道「心理性別是天生的」只是部分人的想法,並非絕對真理。在往後的三十年,愈多愈多人擁抱這種想法,更嘗試做研究以證實此說法,但普羅大眾未必能看得出這些研究當中的偏差及謬誤 (例如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或選樣偏差selection bias),因而輕易地相信其「心理性別是天生的」的結論。

自五、六十年代起,這二、三十年來,不少成年變性人出來說他們的故事,也獲得媒體的注意,不少跨性別電影出爐,例如丹麥女孩。這引發人想到:如果他們在孩童期間就可以變性了,人生會否更加美好?

然而,孩童在年幼時,性別身份仍在建構中,成年人應給予適切的指引,讓他們認識及了解自己的原生性別,而非草率地讓孩童們接受改變性別的程序,例如青春期阻斷劑、異性荷爾蒙藥,甚至是切割或改造自己部位的變性手術。

哈西霍瓦特的簡報中提到美國容許年齡低至13、14歲的孩子使用異性荷爾蒙藥。
如男孩使用女性荷爾蒙藥,後果如下:
– 脂肪重新分佈
– 乳房漲大
– 男性性器官變小
– 性慾減少
– 肌肉及其強度減少
– 面部毛髮及體毛減少
– 不育
– 增加患心血管病風險 (血栓栓塞)

如女孩使用男性荷爾蒙藥,後果如下:
– 生出鬍子及體毛
– 血經停止
– 陰蒂漲大
– 聲線變沉
– 肌肉增多
– 可能生暗瘡及發生男性禿頂
– 不育
– 增加患心血管病風險( 血紅細胞增多症)

可見影響甚大,不宜輕舉妄動!

前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哈西霍瓦特(Hacsi Horvath) 的簡報

但更甚的是,有醫生曾為低至15、16歲的男孩進行性器官切除手術。(Milrod 2017) 又有人為低至13歲女孩進行乳房切除手術。(Olson-Kennedy 2018)

哈西霍瓦特的簡報中提到變性手術的各種類別,當中有不少都是不可逆轉的,例如:
– 乳房切除手術
– 子宮切除術
– 輸卵管及卵巢切除術
– 睾丸切除術
– 陰莖去肉倒置手術

前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哈西霍瓦特(Hacsi Horvath) 的簡報

如此年輕的孩子,真的想清楚了嗎?成年人可以如何守護孩子們,以防他們作出衝動的決定?

哈西霍瓦特指出,不少人誤以為,讓小孩子進入改變性別的程序是人權的彰顯,但這想法是十分危險的,對小孩子的成長相當不利。醫生亦應堅持專業道德操守,為孩子提供最適切的服務,而非一味牢固孩子的心理性別,這或使他們走上一條不歸路。

了解更多:
在我們的性文化資料庫中,收集了不少後跨故事 ( 變性後會後悔了,或曾經跨性別後重新接納原生性別),歡迎了解更多:
https://blog.scs.org.hk/category/跨性別/後跨故事-detrans/

參考:
Former Transgender Activist: Transitioning Is Dangerous—Especially For Youth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MMqREtQJc&t=669s

 

前跨性別運動活躍分子哈西霍瓦特(Hacsi Horvath)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