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欣(項目幹事)
不知道你如何看你的價值,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真的嗎?性行為、射精和受精作用是我們在教科書裡學習到的知識,看似很簡單,但原來當中是父親精子突破重重難關,最終能與母親卵子結合的故事。受精作用是一個關於性行為的震撼故事,是關於一個獨一無二的新生命誕生的故事,是我們每一位的故事。本文分為六個部分:
一、由陰道到子宮頸
二、由子宮頸到子宮
三、由子宮到輸卵管
四、由輸卵管到卵子外
五、由卵子外到卵子內
六、新生命的誕生
*本文內容主要參考Nucleus Medical Media(細胞核醫學媒體)的影片 “Fertilization”(受精作用)
一、由陰道到子宮頸
男士在射精後,大約三億精子會進入女士的陰道。不久,數以百萬計的精子將會流出陰道,或是在酸性環境中死亡。然而,靠著載有保護物質的精液,不少精子仍然能生存。
接著,精子須穿過子宮頸及子宮的入口。
二、由子宮頸到子宮
通常,子宮頸是關閉的,但它有數天是打開的,就是在女士排卵的時候。
精子須游過子宮頸的粘液。排卵期時的粘液會變薄、較為水性,讓精子較易通過。
在子宮頸裡,精子繼續游向子宮,但在穿越粘液的過程中,數以百萬計的精子會死亡。
但那些藏在子宮頸的摺疊裡 (folds of the cervix, 子宮頸粘膜隱窩),它們仍有機會稍後繼續旅程,當第一梯隊的後備。
三、由子宮到輸卵管
在子宮裡,子宮的肌肉性收縮 (muscular uterine contractions) 協助精子前進。
但是,來自女士免疫系統的細胞會錯誤地把精子看為外來入侵者,然後摧毀成千上萬粒精子。
接著,來到輸卵管的分岔路口,精子中的有一半會前往有卵子的輸卵管,而另一半則會前往沒有卵子的另一邊。現在,只剩下幾千粒精子。
四、由輸卵管到卵子外
在輸卵管裡,小纖毛將卵子推向子宮。精子若要繼續旅程,它們必須要逆流以上。
有些精子會被小纖毛困住,然後死亡。
在這段旅程中,生殖管道中的化學物會使精子頭的外膜改變,結果精子變得很活躍,游得更起勁及高速,往目標方向全速前進。
終於,精子們遇上卵子了。在原先射精時的三億精子中,現在只剩下幾十粒。
五、由卵子外到卵子內
卵子由一層名叫放射冠 (Corona radiata)的細胞包圍,精子必須推開這一層,以到達卵子的外層──透明帶(Zone pellucida)。當精子到達透明帶,它們會附在指定的精子接收器上(specialized sperm receptors)。這會刺激它們的頂體(acrosome)釋出消化酶,以助精子鑽穿透明帶。在透明帶裡面,是很窄的、有液體的空間,就僅僅在卵子的細胞膜外。
經過這個液體的空間,第一粒接觸到卵子的細胞膜的精子,會與卵子結合。經過困難重重的漫長旅程,一粒精子會附在卵子的細胞膜上。幾分鐘內,精子和卵子的細胞膜聯合,然後卵子會把精子拉進去。
隨後,卵子的細胞膜會產生變化,防止其他精子附上。卵子釋出化學物,推走其他精子,及形成不能穿越的外膜。過程中透明帶會變硬,那些不幸的精子會被困住。在外面,精子無法附在透明帶上。
六、新生命的誕生
在卵子裡面,精子會釋放出男性基因物質,重新組合成23條染色體。這23條來自父親的染色體,隨後便與卵子裡23條來自母親的染色體配對上。兩組染色體相遇,完成受精作用。
在這一刻,一個獨特的基因排序誕生。立刻就決定了性別、髮色、眼珠顏色以及幾百項其他遺傳特徵。這個單細胞,名叫受精卵(zygote),就是一個新人類的開始。
然後,輸卵管的纖毛慢慢將受精卵送到子宮。經過細胞分裂等過程的受精卵在著床在厚厚的子宮內膜後,將一路成長直到九個月後準備出生。
總結
三億精子,最終只有一粒能在過五關斬六將後與卵子結合,形成獨一無二的你。你是被揀選出生的,怎會是沒有價值的呢?我們在學校談性教育時,都會強調這點,因為不少正尋找自我的年青人都會有自我迷失的時候,但當我們向他們說,你們都曾在過億的「考生」中拿過「第一名」時,他們都雙眼發光,從新看待自己的價值。
性行為是什麼?「避孕套」、「安全性行為」等等,讓人有種感覺,就是懷孕是不好的、是不安全的。但其實性行為是美好的,新生命是奇妙的,這是我們每一位的由來。若男女是懷著對新生命的期盼而發生性行為,那是多麼自然、多麼美麗的事情。
參考
Fertilization (by Nucleus Medical Med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5OvgQW6FG4
Pregnancy: The First Trimester (by Nucleus Medical Med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312a32dcQc

Fertilization (by Nucleus Medical Med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5OvgQW6FG4
黄冰楠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