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欣(項目幹事)

Photo by Zac Durant on Unsplash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創世記一27)
「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
(使徒行傳十七26~27)
神造人是造男造女,意味著男和女之間有一條不可互相跨越的界線。但坊間有一種神學說要抹掉界線,因為界線是壓迫的,越界才是解放。說起「界線」,便聯想到規條、限制、壓迫等等。但原來「界線」可以是美好的、精彩的、使人自由的。本文嘗試以三部分發掘界線之美:
甲、上主:發出界線之美
乙、基督:恢復界線之美
丙、聖靈:回到界線之美
甲、上主:發出界線之美
第一,三位一體的上主的位格是互滲內存(perichoresis)而不含糊的。三一是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上主如何又是一,又是三?上主的三個位格雖有緊密聯繫,但仍有自己的意識,絕不含糊。位格與位格之間的界線,並不使他們疏離,反而能好好發揮自己的角色,彰顯著界線之美,這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或許甚具啟發性。
第二,上主從混沌中創造出有規律的世界。這是一個有秩序的世界,但不會有壓迫的感覺,地與海有別、植物和動物各從其類、日月有分工、人有分男女。各樣受造物間存著界線,顯出界線之美,神看著是好的,當整個世界大圖畫完成時,祂更是說:「非常好!」(創一31)傳道書也提到:「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
第三,上主與人立約,是為愛而自限。全能的上主,無拘無束,但為了愛,祂甘願與人立約。立約,表示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上主向自己發出限制。但這些立約而來的界線,祂是自願立的,是為了建立神人關係和向人啟示自己,這是界線之美。
第四,上主是聖潔,分別為聖的那位。上主與受造物不同,與外邦偶像不同,上主也要求祂的百姓和祂一樣,與別不同。(例:利未記11:44 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這種分別,是界線之美,因為這些界線,才讓人看見上主、讓萬民認識上主。
乙、基督:恢復界線之美
第一,人犯罪逾越了界線,破壞界線之美。神所設的界線是美好的,但人犯罪墮落後,便失落界線之美。由亞當不聽命,夏娃想越界如神一樣有智慧;到以色列人常常悖逆,不相信耶和華和摩西的帶領;到大衛不能安於自己的妃嬪而奪取了拔示巴;希律妄自尊大以致被蟲咬死等等,當世人逾越了界線,便帶來無窮的痛苦。現代人工作狂不肯休息,情愛關係過界曖昧或過了火,父母過分溺愛子女,都是越界,都是痛苦。
第二,耶穌基督親自體現界線之美。耶穌基督道成肉身,親現向世人啟示何謂真正的人性。耶穌基督完全順服父的旨意,祂不越界。祂是神,但在世甘心作聽從者,也安於世上有只有父知而子不知的事。耶穌基督知道祂不應順從民意在不適當的時刻作王,祂便拒絕;當祂知道祂要上十架,即使痛苦,仍求父加力完成。
第三,馬利亞也體現界線之美。馬利亞也是一個很好的模範。當她知道她要童女懷孕生子,她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天使)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加福音1:38)在迦拿的婚宴,她曾要求耶穌幫忙處理酒的問題,但在聽見耶穌的回應後,她也醒悟過來,能分辨耶穌才是主。
第四,基督贖回神人關係,恢復界線之美。基督展示真正的人性,示範如何讓人作人,讓神作神,體現著界線之美。祂的代贖,贖回神人關係,世人藉著基督,得以與神和好,能安於本位,住在主的聖殿中,一生敬拜真神。
丙、聖靈:回到界線之美
第一,聖靈將我們指向界線的愛。在保羅的宣教旅程中,他的路線並非憑人意而定的。他與教會一起禱告,然後上路,在路途上也會遇上聖靈的提醒。例如在使徒行傳16:7 「到了每西亞的邊界,他們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穌的靈卻不許。」神有美好旨意,保羅想不到他會遇見什麼人,而且大大影響著教會的歷史。當我們順服在祂的旨意中,便會遇上意想不到的收獲。
第二,教會作為界線之美的永恆群體。憑藉基督的救贖,聖靈的幫助,世人終能返回本位,各盡其職,例如以弗所書5:25 :「你們做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作丈夫的、作妻子的、作主人的、作奴僕的、作長老監督的,都有他的位分,有他的角色。聖經也說我們是互相為肢體,各有恩賜,要互相配搭,建立基督的身體,並非吞噬他人的職分,因著界線,成了一個群體。
第三,聖徒間的群體與獨處、團契生活,回到界線之美。潘霍華在《團契生活》一書中指出,聖徒需要有群體與獨處的時間,並且兩種生活互相影響著。若沒有群體生活,獨處生活只是孤芳自賞。若沒有美好的獨處生活,就不能有美好的群體生活。界線之美也在這裡呈現。
第四,聖禮是具儀式感的界線之美。浸禮與聖餐,是在特定時空下發生的事,見證著永恆的真理。受浸的時刻、受浸的日子,對不少基督徒來說都是重要的、是特別的。每次領聖餐,都是在紀念主的犧牲,又預演著將來天家的景象。時間的界線,劃分了這些寶貴的時刻,讓人回味與期待。
第五,終末是界線之美的領域。基督再來時,是賞善罰惡的時候。啟示錄第六章9~10:「揭開第五印的時候,我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啊!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申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公義的上主是有界線的,在末後對世上的一切都有公道的審判,這也是界線之美。
總結
讓神作神,讓人作人,界線是讓我們知道本位,真正的平安是安於神所賜的一分,召命是過一個聽命的人生。這是沒有自由嗎?原來不是,歸到造物主的旨意裡,我們才能得著安息、得著釋放。世人常說要做自己,但原來做自己不是隨己而行(參以賽亞書53:6; 箴言14:12),因為這樣只會傷痕累累。唯有回到神的旨意當中,我們才能真正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