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婉珊(研究主任)
位於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的卡羅琳斯卡醫院(Karolinska Hospital)的附屬兒童醫院(Astrid Lindgren Children’s Hospital, ALB)最近發出新指引,停止向18歲以下求診兒童或青少年處方變性賀爾蒙藥物,包括青春期阻斷劑(puberty blocking)及跨性賀爾蒙(cross-sex hormones)。院方只會在經過倫理評估委員會(Swedish Ethics Review Authority, EPM)審批的臨床研究中,才會提供有關治療。院方公告提到,瑞典當局(State Agency for Medical and Social Evaluation, SBU)於2019年12月,以及英國當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最近發表的研究顯示,向被診斷為性別焦躁症(gender dysphoria)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賀爾蒙治療的科學證據和效果等數據非常少,基於病人安全為先,院方現只向參與經審核的臨床研究的青少年提供賀爾蒙療程。新措施已於5月1日生效。
ALB是瑞典首間提供兒童性別焦躁症診療的醫療機構,自2000年投入服務後,已診斷超過700名有性別焦躁問題的兒童或青少年。院方的新指引指,瑞典SBU於2019年進行的調查發現,無論是賀爾蒙治療的長遠影響,或是近年求診青少年急升的原因,現時均缺乏科學研究數據。此外,英國NICE於2020年檢視有關青春期阻斷劑及跨性賀爾蒙的科學證據。總體來說,現存的研究都是樣本少,並且是非控制的觀察性研究,因此無法對治療能否帶來預期效果提供足夠證據。再者,院方亦憂慮現時對變性藥物治療的長遠後果所知甚少。這些治療可能充滿廣泛且不可逆轉的不良後果,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不育、增加癌症風險和血栓等。這使得求診患者和家屬難以就治療的好處與壞處作出適當的衡量。
公告亦提到英國於去年(2020年)底的一宗法庭判決,同樣指出關於青春期阻斷劑的總體問題,而且法官認為16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非常不可能作出知情同意決定。至於16-18歲的青少年則需要法庭批准才可開始賀爾蒙治療,因為有關治療在缺乏研究數據下,被視為屬實驗性質。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在裁決後,已根據法庭裁決停止向16歲以下求診者進行新的賀爾蒙療程,至於進行中的亦會重新評估。
據報道,卡羅琳斯卡醫院是首間偏離世界跨性別人士健康專業協會(Worl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for Transgender Health, WPATH)就跨性別人士的醫療指引的大醫院。瑞典以外,芬蘭亦更新了治療兒童或青少年性別焦躁症的指引,建議首先由心理醫生診斷,尤其是那些在小時候沒有性別焦躁徵狀的個案。至於美國的情況則非常政治化,一些州分正引入法例禁止青少年進行賀爾蒙治療,而另一些州分則相反,尋求立法促使公共和私人保險涵蓋廣泛的跨性別治療,甚至變性手術(gender “affirming” medical 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s),更不論患者年齡或精神健康狀況。在加拿大,C-6法案甚至更進一步,試圖將心理治療方式刑事化——這是在「肯定式」變性藥物和手術以外的主要非侵入性替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