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團隊研發介入服務 讓交友APPS玩得更安全

招雋寧(特約撰稿員)

你愛玩網上交友應用程式嗎?這平台上有人好奇「玩玩下」、「試當真」。有人想擴闊社交,物色朋友、戀愛,甚至炮友。曾遇到兜攬生意者眾,騙財又騙色。這類程式對玩家帶來一定風險。

有見及此,本地學者團隊研發一套介入服務,幫助用家可以玩得更安全。

結集智慧 平凡人與專家齊解生活挑戰

學用交友程式,是性教育的事。

學者注意到由同輩主導的性教育,在改變年青人的性態度方面,效果有機會更加顯著。故此學者團隊嘗試以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設計服務。

群眾外包是透過結合一群普通人和專家,以由下而上的方式,藉集體智慧建構出一套創新的教育素材制。網路世界使普通人和專家的話語權水平更接近,可以平衡和混和他們兩者的觀點,減少偏見。

團隊首先透過性教育前線工作者,搜集學生使用交友程式時的經驗和觀感,再由一群學者梳理,並得出五個在交友程式裡會遇到的高危範疇,分別是:
1. 性騷擾
2. 私隱
3. 財務
4. 觸犯法律
5. 精神健康

團隊之後找來接近600位來自三所大學的大學生進行對照實驗,測試他們所設計的介入方法是否有效。

研究人員以短片、互動的劇場遊戲,以及一套風險評估工具,作為降低風險、提升自我效能的介入工具。參加者在過程中有機會重新細思對於交友程式的看法。

服務中短片探討了使用程式的優、缺點,囊括了幾個真實的情況,包括誤導人的用戶照片、金錢騙局、私隱問題、高危的性行為與防犯性侵的訊息。

而互動劇場遊戲是讓玩家在設定的場景下,以選擇題方式做抉擇。遊戲程式會按玩家抉擇,讓玩家最終陷入困境或「修成正果」。

場景為人提供預先模擬 經驗過後更懂玩

結果顯示,相比對照組別,參與介入服務後的大學生,更有意識地防避風險。這些大學生的整體自我效能感有顯著的提升(儘管增幅不大)。學者解釋,那些學習過怎樣使用程式的人,焦慮感較少。

此外學者又發現,對於那些對性關係、性健康感興趣的人,以及學術能力較強的大學生,透過網上方式介入,在意識提升的作用發揮更顯著。

服務為使用程式的人提供預先模擬,到真正遇到威脅時,就更懂得分辦和保護自己。

 

參考資料:Wong, W. C., Sun, W. H., Chia, S., Tucker, J. D., Mak, W. P., Song, L., Choi, K., Lau, S., & Wan, E. (2020). Effectiveness of a peer-led web-based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general self-efficacy in using dating apps among young adults: Randomized clustered trial.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22(10), e16378. https://doi.org/10.2196/16378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