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研究揭示出五個重要的人際技巧領域

招雋寧(特約撰稿員)

兒童步入成年階段前,會經歷重要的蛻變。除了身體方面的性成熟,還會在性的驅使下探索愛情關係。

戀愛發源於朋輩關係。對大部份人來說,由相識做朋友,到委身戀愛的關係,過程還會涉及調情、曖昧、確認和約會。

心理學家在過往已經發現,戀愛的關係形塑青年的自我概念,與人的親密能力,對人的信任。戀愛成事,換來有利身心的親密感和情感支援,卻也會為人的心理發展帶來挑戰。

戀愛的關係需要運用許多種人際技巧,包括認識自己和對方的情緒、處理衝突和協商,「我對你好,你對我好」的互惠關係等等。良好的戀愛關係考驗這些能力。男孩和女孩會在性動力和豐富情感之中,學到人生的重要功課。

求愛講究人際技巧 學者歸納五個重要的領域

西班牙科爾多瓦大學的心理學家Carmen Viejo和團隊研發出青年戀愛的理論框架,分析青年的求愛階段所涉及的種種人際技巧。

學者團隊在西班牙人口最多的城市安達魯西亞,調查1584位12至17歲的中學生,並以統計學方法歸納出五個關於戀愛的人際技巧領域,它們分別是:

  1. 展開關係的能力:與有興趣進一步認識的新朋友主動談話;打電話給吸引你的人,約會那人一起做些事

  2. 對關係有自信,並有拒絕別人的能力:與某個你喜歡的人,提到令你受傷、憤怒的事,那是你不會讓其他人知道的;當你所喜歡的人要求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你能夠拒絕他

  3. 自我披露的能力:讓你喜歡的人知道真正的「你」;向他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

  4. 能夠給予情緒上的支援:幫助你喜歡的人更加明白自己;感到傷感和鬱悶時好過一點

  5. 應付人際衝突:與喜歡的人疏導困擾,以致二人不再感到受傷和不滿;處理問題的方式,長遠來說是要令二人感到開心

學者注意到年紀接近17歲的青年,在各個人際技巧上都較12、13歲的更加成熟。學者解釋,人到15、16歲時,冒險行徑的傾向開始減少,認知能力漸趨成熟。這同時意味著他們能夠更小心地對待人際關係,有能力察覺和表達到情緒和需要。如此,人就更能應對人際關係的衝突。學者認為「認知成熟」是關鍵,「無論如何,認知的成熟程度在這兩個副階段的過度上起了關鍵作用。」

Viejo團體還分析了性別的輕微差異,「一般而言,男孩和女孩有相類似的能力水平,只在個別領域上有些差異。」少女在情緒的支援方面,一般較男生更加優勝。筆者認為這亦意味著在戀愛的性教育的層面,男生在認知、表達、接納和疏解情緒的能力,需要特別的幫助。

戀愛對成長重要 學者揭示適切的教育領域

提起中學生的戀愛教育,解放派特別在意性行為是否安全——有沒有同意、能否避免懷孕與性病;保守派則特別關心怎樣延遲有害的戀愛關係和性關係的傷害。發展心理學家的著眼點放於戀愛為青年帶來的好處,也就是青少年和青壯年同樣相當嚮往的那些豐富的、濃烈的情感生活長遠帶來的益處。

本文並探討應否推行戀愛教育。只是研究的結果顯示了適切的戀愛教育,須在正視年齡差異、性別差異的認知之上,引導青年建立有自信、能夠表達自我、應付衝突和情緒等五種重要的能力。

延伸閱讀:

Viejo, C. & Toledano Fernández, N. & Ortega-Ruiz, R. (2020). Romantic competence and adolescent courtship: 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the construct and differences by age and gend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5223). 10.3390/ijerph17145223.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