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年齡】分析結婚年齡:愈窮愈早婚、過早結婚的不公

招雋寧(特約撰稿員)

couple-1850073_1920婚姻是社會的組織家庭和延展文明的重要制度,結婚年齡反映了當地人對於社會生活、生育和女性的看法。專業統計組織Statista近日發布分析,比較各地結婚年齡中位數。

歐洲國家遲婚 香港緊貼位列第五

從聯合國資料顯示,意大利的新郎年齡中位數是35歲,這群新郎可說是全球最老。新娘呢?在愛爾蘭。那裡的新娘們的新婚年齡中位數為32.4歲。而且在這個遲婚的國家裡,那裡的男女結婚的年齡差距也是全球最窄,只差一歲。

在被選出來比較的地區中,排第五的香港緊貼在意大利、荷蘭、德國和愛爾蘭等歐洲國家之後;與日本數字相約,男女均在29至30歲時結婚。美加的新婚年齡中位數都在30歲以前。而南美和非洲的幾個國家,他們的結婚年齡中位數都在26歲以前。

全球均有同一現象:宏觀而言,男性都傾向選擇比自己年少的女性作為結婚對象,而女性又傾向選擇嫁給比自己年齡稍大的男性。

chartoftheday_19119_global_marriage_ages_n

圖片來源: Statista統計資料庫

結婚年齡與婚制公義

在發展中地區的人們較早婚,而男女年齡差距亦較大。

在東非馬拉維的人民是全球所有國家裡最早婚的,女性為19.9歲,男性則為23.7歲。結婚年齡中位數差距最大的地方是南美洲的圭亞那,男女差距超過有11年,男性為31.8歲而女性為20歲。

活在已發展地區裡的人相對而言普遍遲婚,而男女的結婚年齡差距亦較細。科學研究曾指出,結婚年齡差距細,與高社經地位緊密相關。

他們發現不少發展中國家仍有「嫁妝」的傳統,將結婚與經濟能力直接掛勾。學者解釋那是一種看重成家立室男性的社會地位和經驗的文化,亦反映了那些少女的「年輕本錢」。

筆者認為學者們的解釋與國際人權的要求相符。各國要在婚姻制度中,制定合法的結婚年齡,以符合世界人權宣言裡列明「成年」原則。這對窮困的地方尤其重要,避免人以結婚為名,販賣女童為實,有違公平公義。

事實上,據報國際培幼會留意到越南15至19歲女性中每10人便有一人已婚。貧窮問題迫使女童早婚,更有少數民族保留「拐女童當新娘」的習俗——女童13歲即被男性拐走禁錮3日,其間拐帶者向女方家長提親,儘管當地的合法結婚年齡在18歲。此外亦有不少越南女童被販運到因一孩政策而對女性需求日增的中國。

小知識:中位數反映普遍情況

中位數是甚麼呢?假如所有新婚人士由最年輕至最年老排列一條隊伍,排在最中間的人的年齡就是新婚年齡中位數了,在統計學的假設裡,它能夠反映當地的大部份人大概幾歲會結婚。

Statista統計資料庫》|《Collegium Antropologicum學術期刊》|《明報》|《聯合國世界婚姻資料2017

【結婚年齡】分析結婚年齡:愈窮愈早婚、過早結婚的不公” 有 1 則迴響

  1. 公務員不窮而且公務員往往很早結婚,這篇立論觀察採用社會學的統計方式,但結論卻嚴重錯誤,宗教反而是經濟狀況影響更大的早婚率因素

Wobservation 發表迴響 取消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