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雋寧(特約撰稿員)
台灣的基督教組織「Shofar轉化社區聯盟」發起收緊墮胎限制的全國公投案,倡議修法,收緊墮胎限制由原來的24週改為8週。
在這篇文章讓你得知:
- 現行墮胎法規是如何的
- 公投與美國《心跳法案》的關係
- 台灣網民對公投案的正反觀點
- 「Shofar轉化社區聯盟」是誰
該聯盟理事長彭迦智提出「人工流產應於妊娠八週內施行」的修法公投,在2019年8月已完成第一階段「公投提案人連署」,並送交中選會。中選會在9月底認為提案有須要舉行聽證,進一步釐清爭論。
醫護對限縮為8週有所保留
台灣的衛福部長陳時中稱,「又不是公投的人要生」,縮減墮胎週數問題不少,需作更多探討。據報,有不少醫護界別發聲反對修訂。
根據當地現行的《優生保健法》的施行細則,墮胎要在24週內施行。法例仍保有24週以後的例外空間。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長王英偉解釋,胎兒在24週已成型,在母體外的存活率達到一定水平。當母親或胎兒的健康出現明顯問題時,超過24週還是可以墮胎。據他分析,僅以8週為限「不符專業和國際趨勢」,目前的醫療技術無法判斷胎兒的狀況。
規定須經醫生診斷 最灰色地帶:家庭生活受影響
在台灣,墮胎的法規明文上還不算容許最寬鬆的那種「想墮就墮(abortion by demand)」。
換言之,女性必須經過診斷,證明有遺傳病、母體生命威脅、畸胎、因姦成孕等,才可按他的意願決定是否進行墮胎。如果有孕的女士已婚,更加要取得配偶的同意。
眾多的診斷規定裡,以心理健康和家庭生活受影響為由,是最大的灰色地帶。各地的墮胎爭議皆然。
台灣法規只列明了胎兒的性別不合心意,不能算作家庭生活問題。精神疾病亦只列出針對母親有智能障礙和喪失心智的情況。至於何謂家庭生活受影響,法規上並未有詳細列明,但卻足以反映「我不想要」、「我的家庭未準備好」,已成為想墮就墮的充份理由。
台灣現行限制不保守 公投提案與美國墮胎運動有關
事實上,台灣現行的週數限制在西方社會裡不算保守。與英國24週為限相同。據報英國已是歐洲最寬鬆國家,法國的墮胎週數限制為14週,荷蘭的設定在22週,瑞典是18週。
自本年初起,美國的墮胎爭議激烈,維護生命(pro-life)和支持選擇(pro-choice)兩派各據一方。前者在多個保守州份提出《心跳法案》(Heartbeat Bill),即以胎兒心跳為生命的象徵,並反對以墮胎為名,殺害「已形成」的生命。
現時醫療人員用特別的儀器,最早能在第6週量度出嬰兒的心跳,而簡單量度則大約在12週後才可驗測出心跳。《心跳法案》受到抨擊,指限制過大,實際能檢測胎兒問題的週數遠超於8週。反對者認為這與實質禁止墮胎無異,損害女士身體自主的權利。
知多點:甚麼原因觸發美國現今的墮胎攻防戰
知多點:胎兒喻黑奴 少女為生命發聲
後者的解放派一度推動放寬晚期墮胎(late-term abortion),甚至再次牽起「殺嬰論」(infanticide)的爭論。倘若直至嬰兒出生前一刻,仍可自主墮胎,那與殺掉剛出生嬰孩有何分別?晚期墮胎受到抨擊,就如紐約在本年初倉促通過的墮胎法,就解除了24周以後墮胎的禁令。
在美國大選與台灣大選同步的前提下,是次台灣團體提出的修法公投,似乎與美國的《心跳法案》運動無出其右。
公投激起爭論 正反觀點「逐個捉」
公投案提出後,網絡上有不少爭論。反對限縮週數的人這樣想:
- 「基本人權論」認為基本人權不能由大多數人的公投而否決
- 「8週太早論」集中探討合適的週數。他們認為8週過早,未能檢測到胎兒是否有嚴重缺憾,變相是在無知中做決定
- 「身體自主論」的論調最為顯眼,認為干涉了女性決定生或不生的自主權利,他們嘲諷法案使「妳的子宮不再是你的子宮」,認為所有女性都有自主權利選擇不去維持胎兒的心跳
- 「悲劇論」則指特定情況下,嬰兒出生使幼兒與媽媽兩者均陷入悲劇中。解決不到問題,惟有解決面對問題的人:只要打掉胎兒就能避免悲劇
贊成公投提案的方向者亦提出一些觀點:
- 「瓦解個體論」認為,在懷孕前女人有權視自己為一個個體。一旦懷孕後,母體就不再是獨立的個體,因為他懷有另一個體的生命。因此要平衡個體以外另一生命的權利
- 「尊重生命論」最為直接,就是認為潛藏生命在原則上是不能被他人抹殺,他人特別包括了其親生母親。因此,需對於殺害生命的法規加以更大的限制
- 「維護弱勢論」是建基於尊重生命。這些人就提出「胎兒的心跳就是我們的心跳」。因為胎兒作為最弱勢的生命,不能為自己發聲,作為捍衛公義的人們就應捍衛弱勢者的基本生存權
- 「少子化論」是較為脆弱的論點,大概是認為減少墮胎能增加勞動人口,以疏解人口老化等社會問題
台灣年底大選,各個能左右選票的議題,包括生命權和性別議題,均將會白熱化和兩極化。
冷知識: Shofar轉化社區聯盟到底是誰
在「Shofar轉化社區聯盟」的網頁上,他們自稱是基督教的組織。其成員曾在2014年時參加台灣的「九合一」選舉,並有25人當選。此外,他們稱會在中、台兩地吹號角、獻祭,從而改變社會。彭迦智同時是「合一行動聯盟」黨的創辦人,網頁記述他與台北611靈糧堂有連繫。
在香港2018年的立會選舉裡,新界東候選人趙佩玉亦曾高調以基督徒身份參選,並在各區巡行,亦曾圍著政府總部七次行走,吹奏號角。
延伸閱讀:
《中央通訊社》|《優生保健法》|《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端傳媒》|《BBC》|《獨立評論》|Shofar轉化社區聯盟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