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雋寧(特約撰稿員)一名27歲的孟買青年森姆(Raphael Samuel)年初控告父母把他生出來是錯。他在社交媒體解釋「被生出來」違反了他的意願,「我希望所有印度人,以致世界都能發現一件事——他們被出生來從沒得到他們自身的共識。」
主張人類不應孕育後代的人,並認為這在道德上是錯誤的,稱為反生育主義者(anti-natalists)。
為環保而反對生育
反生育主義者質疑,人生育只是為了一己私慾,「因為我愛全世界,所以我才不會想生一個生命,去掠奪這個世界的資源。」
他在說明,自然世界有重要價值,人類破壞世界,所以不應讓人類存續下去。
據報一群自稱「非常憤怒的反生育主義者」近日集合了接近三萬個聯署,向聯合國要求停止生育,原因是人口過剩破壞環境。
基於環保而不生小孩並非新觀點。英國哈里王子上月表示因環保緣故,最多只會生兩個小孩。雖然他倆夫婦一場澳紐之旅已經排碳不菲,被輿論嘲諷虛偽,但卻反映著反生育觀點正滲透於街頭巷尾。
生育不道德 必然漠視人出生的意願
沒有人是經過自己的同意而被生在世,這是既定事實。反生育主義者認為這有違自主自願的普世人權。人有道德責任不陷任何其他生命於痛苦之中,那麼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被人帶到世上受苦,豈非不道德嗎?
支持反生育的哲學家班奈特(David Benatar)把持一種功利主義,認為既然存在所帶來的快樂,無法令使承受痛苦變得合理,那麼不曾存在於世,比存在是更好的狀態。
他們最有共識的是反對精神病遺傳者生育,讓小孩遺傳疾病遭受痛苦。還有些人提出形形色色的理由,包括貧窮、戰亂……這些觀點與優生學不謀而合。
反生育的政治主張
反生育主義者看「任何人都終有一死」是事實,卻沒有跡象顯示他們要主動襲擊,「置他人於死地」,只是贊成人自主選擇死亡。
在數年前正式申請為政黨的英國反生育黨,在官網列出其政策倡議,推動安樂死和墮胎,原因不言而喻。
這個政黨又主張廢除一切生育的誘因政策,在廢除子女免稅額,同時開徵富有家庭子女稅,阻嚇有錢人生育。他們的思想多與動保主義合流,反生育黨主張徵收食用肉類稅,抑止人類進一步「傷害」自然生物。
他們的反生育宣言可算再清晰不過了。人類終會滅絕,終究是要選擇過程中受多少痛苦。不再孕育生命就是最能減少不成比例的痛苦的方法。
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