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雋寧(特約撰稿員)法國政府計劃在明年初完成修改醫療生殖科技法例,容許「所有女性」使用。據報同志組織爭取生殖技術多年,馬克龍政府現兌現被形容為「充滿象徵意義」的政治承諾。
修法讓「所有女性」生育 取消匿名捐精做法
修例由衛生部、司法部和研究部共同提交,將在九月底向國會提交法案,並期望在2020年第一季前完成。
法案將取消一系列嚴格的醫療規定,包括將原本准許夫婦使用的生殖科技延展至「所有女性」。法案特別規定女同性伴侶須要在使用科技以先,在合法見證者前簽署聲明,並交往出生登記官。這規定讓懷有孩子的女子和他的伴侶二人將被視作家長。
另一受關注的是,取消自1970年代實行至今的捐精者匿名的做法。政府官員稱,「得以知悉起源是重要的……有些透過第三方捐贈者和生殖科技而生的孩子認為,(起源)對他們建立身份來說非常重要。」
雖然承認親生父母對兒童成長重要,但當局似乎無意站在弱勢幼童的一方,只表示「照顧各方」而不希望重演當年激烈爭論。
法例一改故轍 削弱兒童擁有父母的權利
修法關乎兩種主張。一方是要滿足成人擁有子女的人生渴望,另一方是維護兒童擁有親生父母連結的自然權利。
許多國家通過同性婚制,即准同性伴侶使用生殖科技,這種做法不能避免地使嬰兒一出生就喪失與親生母親或父親的自然運結。法國追隨一眾西方國家在六年前通過同婚,卻是少有維護兒童擁有父母權的國家。
現今修法將會改弦易轍,法國異議蜂起。
議論紛紜:「為幼童發聲」的保守派與「嫌不夠」的男同志
據報保守政黨國民聯盟表示要發起公投,「兒童今次得不到一點權利。但是有一個權利本身是屬於兒童的,而且是首要的,就是擁有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共和黨人稱該法案為「無父的生殖科技(fatherless PMA)」,並表示「不希望幾年後在一個逾越人性的世界中醒覺,發現我們忽略人性本質地製造嬰兒。」
二十個組織發表聲明,表示將於今年十月在巴黎示威,當中包括2013年鼓動成千上萬群眾上街維護男女婚制的「La Manif Pour Tous(為所有人上街)」。組織憂慮,法案會進一步為更具爭議的代孕打開方便之門,雖說衛生部長回應「今時今日」仍沒有代孕的討論。
反對的,還有男同志。
商業代孕一直被痛斥是「販賣子宮和兒童」,眨低女性,造成只向女同性伴侶開放生殖科技的做法,但卻又同時受到男同志組織批評,「……根據家長的性傾向,區分建立親子關係的制度是雙重歧視:歧視家長,歧視他們的兒童。」
只為男女而設的生殖科技
直至今日,法國的生殖科技容許已婚男女、民事結合男女或兩年穩定關係者使用,其他條件包括他們一方要取得生育疾病的醫學證明,以及仍在生育年齡之內。生殖科技的費用全獲政府所承擔。現每年有25,000嬰兒藉科技而生,其中一千個涉及較具爭議的第三方捐贈者,即精子或卵子不是來自夫或妻。
參考資料:
《路透社》|《法新社》|擬定的修法內容(只有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