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琛(特約撰稿員)一名13歲少女在市議會會議上發言維護生命,一度觸動了在場支持墮胎者的神經,並以噪音滋擾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發言。
要求庇護胎兒 免於謀殺
勇氣可嘉的13歲少女胡施莉(Addison Woosley)在北卡羅來納州首府洛裡的市議會上,冒著譏笑和滋擾與一眾同伴為生命發聲,請求讓該市成為「胎兒的庇護所」。

胡施莉(Addison Woosley) 相片來源:LifeSiteNews
少女解釋墮胎是一場謀殺,並提出質疑:「為何當一個嬰兒在出生前一刻被摧殘可以沒有問題,但剛出世被殺就算是被殘害謀殺呢?」
一眾沉默不語。
她為那些未懂為自己發聲的胎兒演繹生命,「當媽媽選擇殺害無辜的胎兒時,那些胎兒已經有指模、鼻、能認得媽媽的聲音,可以打嗝,而且他們的心在跳動。」
呼籲為生命站起來 在場人士拒接受黑奴為喻
少女將贊成墮胎比喻為支持黑奴制度,觸怒在場人士。
主人認為奴隸是屬於他們的資產,所以可以任意對待他們。這都是那些母親對胎兒的想法。我希望幾年後,回顧今天的墮胎,能夠認為:「『這真是殘忍,以前所作的實在難以置信。』就像今天我們回顧奴隸制度的歷史一樣。」
比喻觸動了旁聽席不能接受者的神經,一名女士高聲呼喊滋擾少女:「讓在場的黑人為黑人發聲,我們能代表自己。」
少女在一片滋擾聲中呼籲所有人做決定,「你要選擇鞭打黑人小孩,還是像馬丁路德金一樣為他們的生命站出來抗議?」
除了胡施莉,亦有幾位小朋友發言,亦有發言者穿著「我明天將被謀殺」的T裇。有支持墮胎的議員離席,表示自己有權不聆聽他們的想法,並向媒體表示「不想再被教訓」。她又向媒體解釋,禁止墮胎將促成非法墮胎。
墮胎攻防持續 放寬收緊眾州各行其是
紐約今年初通過法例,容許那些懷胎廿四週以後的產婦基於「維繫母親健康」進行晚期墮胎。最備受爭議的在於未有清楚定義「健康」,其涵蓋範圍可由母親生命受威脅至精神健康稍有困難。
紐約的立法促使伊利洛州、麻省等緊隨其後,卻同時激起保守州份收緊墮胎規定,如俄亥俄州將於七月正式推行「心跳法案」,以及全面禁止墮胎的阿拉巴馬州《人類生命保護法案》。
至於北卡羅來納州本身四月時曾通過《墮胎生還者保護法》,保障那些因墮胎失敗、仍然存活的嬰兒,強制醫療人員必須讓這些嬰兒接受最基本的醫療照護。若違反規定將面臨第四級謀殺及25萬美元罰款。
參考新聞:
《LifeSiteNews》|《洛裡新聞觀察者報》|《維基百科:心跳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