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發文件關注各地性別教育 強調展開對話

殷琛(特約撰稿員)people-3259981_1920教宗方濟各近日推出新文件,幫助教師、家長、學生和神職人員面對性別意識下的性教育,並提出要在共同基礎上展開對話。

關注各地性別教育 文件協助教育界

新文件由梵蒂岡的聖座教育部發出,題為《天主造了一男一女》,其中否定人可選擇性別,並強調男人和女人有互補的角色。

據稱發出文件目的是要在基督教會被貼上守舊的標籤下,幫助教師、家長、學生和神職人員面對現時世界各地學校裡性別意識型態的蔓延。

該部部長威爾薩蒂(Giuseppe Versaldi)向媒體表示關注現時的性教育,「現在極其混亂,學校恐怕會被強加一種視同科學的單一思維。我們得尊重所有人,但我們也要求受到尊重。」

力批激進性別教育

威爾薩蒂力批那種按著激進性別理論的性教育,並認為它的教導是按慾望和主觀情緒作出選擇,有違生命真相。他又續指該類性教育「抹滅性別差異」,無助人的成長。

縱然如此,威爾薩蒂強調並非提出非我族類的辦學方針,「並非只讓與天主教想法一致的人才可入學」,反而鼓勵人擔起信徒身份,尋求對話,並提醒不要「陷入口號和極端思想」,善用性別研究帶來正面的成果。

推理對話不強迫 肯定平等尊嚴和女性價值

如何展開對話?威爾薩蒂提出要採取聆聽、推理和提議的態度,反之不強制要求他人「依從」。

所謂推理可建基於現實觀察。他舉例,人是先有身體再有身份認同;身體有男女性別的差異;身份認同的建立必須來自與他人的關係,而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來自父母和孩子;父母的兩性對照有助人認識性別認同和差異等觀點。他又指,所謂性別的中立或第三種性別似乎是虛構出來。

威爾薩蒂強調要在性教育共同交集的起點上展開對話。這些交集點包括了倡導兩性平等尊嚴,以及教導兒童和青年尊重獨特性和差別,包括殘疾、種族、宗教和情感取向等,並且拒絕欺凌。而基督教會亦要反省女性價值,按著性的生理特質,深入探討天性。

延伸閱讀:《梵蒂岡新聞網》/《CBN新聞

本文稍後刊於「性文化通訊」:
殷琛,〈【梵蒂岡】發文件關注各地性別教育 強調展開對話〉,《性文化通訊》第二十九期,2019年7月22日。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