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婚姻公投對香港的啟迪——講座及守望台灣祈禱會」花絮【23/10/2018】

整理:陳靈騫(項目幹事)

20181023_194423 拷貝近年台灣的同運勢如破竹,已直接挑戰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和影響到孩子的教育。一些民間組織(如下一代幸福聯盟)認為一定要用公民投票的方式讓市民表達意見,希望能藉此捍衛傳統的家庭價值。

有見台灣的婚姻及家庭價值受到重大的挑戰,香港性文化學會及恩福堂社關部於10月23日假恩福中心舉辦一場公開講座暨祈禱會「台灣婚姻公投對香港的啟迪講座及守望台灣祈禱會」,邀請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教授兼本會主席關啟文博士簡介台灣同志運動近年的發展丶與香港的關係及香港迦南堂主任關鎮威牧師分享台灣公投的法律意義、背景及對今次公投的看法,一同為台灣守望禱告,當天約20名參加者出席。

唇亡齒寒:台灣同性婚姻及性平教育的革命

關博士於開首先講解這次公投的一些背景資料,台北市民間組織(如下一代幸福聯盟)推行在2018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選舉中進行三項公投:

1)「婚姻定義公投」,即婚姻限一男一女組成;

2)「適齡性平教育公投」,即不應對心智未成熟的兒少實施同志教育;

3)「採婚姻以外形式保障同性二人權益之公投」。

台灣的同運一直有很強的力量追求同性婚姻並鼓吹性平教育,當地的媒體丶民間及政府續漸被他們攻陷,希望能將整個傳統婚姻架構改變。有見及此,各宗教聯盟及民間組織紛紛作回應,而「下一代幸福聯盟」認為家庭是一切的基礎,破壞了就不可逆轉,為了下一代,必須勇敢發聲,於是發起這次公投,不容許家庭基本價值的底線被顛覆。

關博士講述了很多台灣同運多年來的發展及形勢。始於2013年伴侶同盟推出「多元成家」草案,提倡伴侶關係不限性別丶人數,可自由組合任何架構的家庭,到2016年尾至2017年5月大法官釋憲,雖然過程中遭暫緩修法,但同運仍積極爭取追求同性婚姻,當時民進黨委員尤美女更不打算諮詢便通過同性「婚姻」提案,可見同運的勢力不容忽視,一不留神便會被其立場完全佔領。按現時世界同運發展的趨勢,關博士認為不能不作逼切的回應,從而帶出我們需要反思:若香港有一天也要將同性婚姻立法,又可如何預備及回應?應該趁現在便開始積極參與社會運動,為捍衛香港的家庭價值發聲。

而反同運與性平教育究竟有何關係?關博士指出反對同運並不代表反對同性戀者,然而台灣的同運是與性解放運動掛勾,透過性平教育來創出「多元性別」這個概念,是台灣對同運獨特的貢獻。2017年10月台北第15屆同志遊行,以「澀澀性平打開開,多元敎慾跟上來」為主題,訴求性平教育。遊行民眾用暴露的打扮表達訴求,顛覆傳統教育的觀念,不是教導持守貞潔,而是提倡「多元教慾」,性平教育並不是追求一般的性別平等,而是爭取接納多元性別,包括不同的性傾向及性別認同等,台灣稱之為性別議題。關博士認為這事的啟迪是香港千萬不可滲入性平教育,必須注意用詞及語言,不能受台灣的影響,保持清晰的概念。IMG_20181023_201117 拷貝.jpg

關博士坦言台灣同運由爭取平權變成霸權,不容許他人反對其立場,如天主教輔仁大學校牧室反對同性婚姻制度化但尊重同性戀者,卻已遭批評及威脅是否要撤銷教育部補助。在2012-2013年,台灣的同運團體出了一套同性戀教材,不只教導學生尊重同性戀運動的精神,基本上是宣傳同性戀運動的精神,內容有很多性解放的想法,後來家長及教會看了這教材便發起連署反對,然而有6個基督徒被同運控告。

性別平等教育法原是教導尊重不同性別的人,但已漸漸被扭曲,後來變成性別平等運動,給予空間同運去宣傳,影響到香港「姊妹同志」也鼓吹「多元性愛選擇」,「不設底線」。台灣與香港同運本就有密切關係,兩個社會較為相似,台灣可能是亞洲第一個把同性婚姻制度法的地方,關博士認為這樣會對香港有重大影響,不論大眾或政府都會覺得香港也可以如台灣一樣提倡性平教育丶爭取同性婚姻。關博士坦言台灣現正已去到難以收復的局面,趁著香港仍未嚴峻,必須及早正視,防止此類教育和思想滲入學校並持續警醒丶守望。

台灣公投的法律意義丶背景及形勢

台灣普遍對同運的態度都是友善並傾向支持的,政治人物亦想標榜自己贊同青年人的思想,所以大部分直轄市市長都會公開為同性戀證婚。他們未必真心支持,只想表現出政治立場開放而贏取民心。然而台灣的基督徒對此會較謙卑丶退讓,希望能保留自己仍有的價值觀,不想被同運推到一個地步連反對的機會都沒有。

關牧師認為是次的公投法是上帝給予機會我們發聲,去支持並捍衛傳統家庭價值,不過也有相應的難處。因為過往公投的門檻比較高,只有6次全國性公投,結果都皆遭否決。雖然現時門檻降低了,然而公投的最低年齡同時下降至18歲,選民結構已是較傾向同情並友善地支持同運,公投過關的同意票門檻要達到差不多500萬人才算勝利,所以這次公投要成功實在不容易。

20181023_203551 拷貝

香港迦南堂主任關鎮威牧師

關牧師為我們講解及分析反同及挺同目前的形勢包括行政丶司法丶立法丶法律兩岸丶宗教丶政治丶媒體及民間等各方面。他表示其實同婚法案現時不是放到最關注的議題,多個部門採取拖延及觀望的態度,而法律界人士以保障人權為由而支持同運,認為民意不可凌駕於基本價值上,媒體的報導則多為偏坦,主張這種投案是不能成案的。台灣想藉此表示自己與內地的架構是不同,突顯自己是民主丶自由及有法治,相反中國內地是獨裁丶專制,甚至連一國兩制的香港都不如台灣般開放自由。另一方面,不同的宗教團體及信徒反對同運,因為這是將一直所堅信的價值觀徹底破壞,一些民間的團體丶家長都參與其中,希望趁這機會維謢傳統想法。由此可見,各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見和取態,然而目前形勢對同運一方較為有利,關牧師坦言對是次公投的勝算沒有太大的把握,還有很多未知之數,因為台灣的投票制度可有很多原因稱一張選票無效,也不知道同運會做什麼及怎樣部署,所以在此階段我們可為台灣多禱告,對「下一代幸福聯盟」的行動表示支持,若有朋友在台灣,更應呼籲他們去投票。在講座的尾聲,我們誠邀了今次公投發起團體下一代幸福聯盟理事長曾獻瑩先生透過視頻,向我們分享發動今次公投的初衷、心路歷程及對香港信徒的勉勵。

有與會者問到若「民法」過不到是否會變成「專法」?(編按:民法相等於同性婚姻,專法則屬於民事結合形式)關牧師回答現時台灣的選擇不是「民法」就是「專法」,但有可能因政治運作而拖延立法。若是「專法」也有其意義,令對方不能無孔不入,至少可幫助守住,仍有機會讓年輕一代接受傳統價值的思想。

另一位聽眾關注到台北的基督徒都比較溫和,能否催動他們在此公投上都積極參與投票?另外,在教育上有沒有方法去令教育局不再提倡性平教育?關牧師回答道其實最重要的都是禱告,台灣管治當局是哪一方聲勢浩大就聽哪方。從前同運的聲勢較大,所以較備受重視,然而今次的公投也能喚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相信不少基督徒也會開始願意站出來支持。關博士也回應其實基督徒在台北要反對同性戀運動真的不容易,不同的抨擊令他們沒有勇氣再發聲;於政治運動上亦不如同運人士那麼積極,但是這次曾獻瑩所發起的行動也令關博士很感動,是十分大的的突破,相信上帝已在工作。最後,參與者一同為台灣11月24日的公投同心禱告。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