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權利與宗教及家庭價值的平衡——評公務員福利及同婚蛋糕最新判案」花絮【9/7/2018】

talk

左起:關啟文教授、主持招雋寧先生及丘志強律師

六月初在香港及美國分別有兩宗支持男婚姻及宗教自由的判例,一宗是高等法院上訴庭駁回入境處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梁鎮罡挑戰政府,同性伴侶不獲公務員配偶福利的政策;另一宗是美國蛋糕師傅Jack Phillips拒絕售賣同性婚禮蛋糕被控性傾向歧視,美國最高法院裁定下級法院敵視Phillips的宗教信仰,因而判Phillips勝訴。

有見兩宗案例都是近年少見的支持男女婚制及宗教自由的判例,明光社及香港性文化學會於7月9日假播道會泉福堂舉辦一場公開講座「同志權利與宗教及家庭價值的平衡——評公務員福利及同婚蛋糕最新判案」,邀請私人執業律師丘志強先生及浸會大學宗哲系教授兼系主任關啟文博士,分析兩宗判例有哪些洞見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當天約40人出席。

梁鎮罡訴入境處及稅務局案:上訴庭肯定男女婚姻的地位

丘志強律師先講解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梁鎮罡一案。他憶述感受到同性婚姻在香港出現的可能性,始於W小姐一案;自此案後,同性婚姻的勢頭發展得很快,到最近QT案(同性伴侶受養人簽證案)及梁鎮罡案,同性婚姻彷彿已逼在眉睫,令他開始思考如何「迎戰」。

丘律師首先介紹梁鎮罡案的的來龍去脈,他特別提到欣賞在判辭中,張舉能法官的意見。譬如張官在判辭的第二段便開宗明義指出婚姻是一個社會和法律制度,值得受到法律全面保護,並認為這點應該是不證自明的。 第二,在香港的語境之下,婚姻是指異性婚姻。此外,張官亦提到,如果容許同性伴侶擁有那些原本只限已婚人士得到的福利,會將婚姻的獨特性及唯一性削弱。

關啟文教授剛於是次講座前一天出席由港台主辦的《城市論壇》,討論QT案的終審庭判決,為此他要通宵閱讀預備。他呼應丘律師的分析,提綱挈領帶出梁鎮罡案判辭中幾個重點。除了張舉能法官認為婚姻制度值得受法律完整保護外,有關婚姻制度的變革亦應考慮本地的特殊處境。張官指出香港《基本法》肯定男女婚姻的特殊地位。另外,張官及潘兆初法官均指出,當考慮一件事是否歧視的時候,要考慮邏輯一致性,以及會否出現溢出效果(spill over effects)。林文翰法官亦提出新觀點,他認為婚姻不單是「關係」,更是包含權利和義務的「身份地位」。如果婚姻只是「關係」,將難以理解為何父母及子女、兄弟姊妹等關係沒有已婚人士的福利。

關教授又提到,QT案終審庭法官否定婚姻的特殊地位,認為是「循環論證」(circular reasoning);然而,當放棄了我們對婚姻的定義,要對每種類近關係都進行嚴格測試,根據平等原則,將難以滿足這些測試。那麼,外國每一種不為香港承認的婚姻制度,如一夫多妻或童婚,又是否應獲受害人簽證呢?雖然這案並非直接處理同性婚姻,但終院法官的理據,卻會衝擊本港的婚姻制度。

美國 Masterpiece Cakeshop蛋糕案:最高法院肯定宗教自由

關啟文教授澄清外間誤解這類歧視訟訴都是基督徒故意不服務同性戀者或惡意歧視他們,關教授指出此案的事主菲利普斯(Jack Phillips)會賣一般蛋糕或生日蛋糕給同性戀者,他只是拒絕售賣同性婚禮的蛋糕。即使同性戀伴侶的母親(她本身為異性戀)來為兒子的同性婚禮訂蛋糕,菲利普斯也會拒絕。重點在於產品(用於慶祝同性婚禮的蛋糕)本身,而非針對同性戀者。

關教授坦言今次的判案是少見,十分支持宗教自由的判例,因此值得留意。然而,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並非一面倒支持宗教自由,他們同時肯定要保護同性戀者的權利和尊嚴,今次只因科羅拉多州的法庭犯錯,才判菲利普斯勝訴。儘管如此,甘迺迪大法官清楚表達憲法不容許對宗教信仰的敵意和歧視,以及政府不能假定某些宗教信念與實踐是否合法的,已十分難得。

有與會者問到,在美國蛋糕案的判例,既然法官判菲利普斯勝訴,為何將來的同類案例不肯定有相同結果。關教授指出,閱讀判例不能只看結果,也要看法官的理據;今次大法官認為下級法院犯錯,才判菲利普斯勝訴,並非判他有權拒絕售賣同性婚禮蛋糕。過往英美的案例較傾向同志權利,因此今次美國最高法院重申宗教自由是重要權利,關教授坦言感欣慰。

另一聽眾則擔憂香港終審法院在QT案中的取態,意味著假若梁鎮罡上訴會同樣勝訴。關教授表示從判案的結果來說,同性伴侶的可取得受養人簽證。以往只有兩類人符合資格,一是異性配偶,另一是年幼子女。QT案後雖然擴闊了,但嚴格來說只是受養人的範圍,並不直接關於同性婚姻。然而隱憂是終審庭否定上訴庭指出婚姻有一些核心權利的說法,而且確立了性傾向歧視的原則,因此「梁鎮罡案上到去,會輸的可能性最少是存在,甚至不少」。丘律師補充,婚姻有一個特別地位,在歐洲的案例也肯定;保護傳統婚姻是否一個差別對待的合法目的,以及如果將有關福利給予同性伴侶,是否會削弱傳統婚姻的地位,這些觀點在QT案中未有處理,要留待終審庭處理。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