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指青少年嘗試自殺率降低與同性婚姻制度化相關 須小心閱讀

最近美國一份研究指出青少年嘗試自殺率下降,與制度化同性「婚姻」相關;[1]然而,研究結果本身與它投射出的印象,兩者之間的差距值得關注。

研究指青少年嘗試自殺率降低與同性「婚姻」制度化相關

該項研究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雷夫曼博士(Julia Raifman)及其團隊負責,刊於JAMA Pediatrics同儕評審期刊。研究利用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每兩年收集一次的「青少年危險行為監測系統」(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System, YRBSS)資料庫,分析同性「婚姻」政策和青少年「嘗試自殺率」(受訪時過去一年內曾嘗試自殺)之間的關係。研究抽取了1999年至2015年,前後共17年的數據,高中生樣本數量達762,678個。

研究以州份為單位,將參與YRBSS調查的47個州份分成兩組,第一組是在2015年1月1日前已制度化同性「婚姻」的州份,共32個,它們被界定為實施了同性「婚姻」政策的組別;第二組是餘下的15個州份,受2015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判案約束而制度化同性「婚姻」,這組被視為沒有同性「婚姻」政策,用以比較的控制組。研究用了「雙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s)分析,先量度各州實施了同性「婚姻」政策前後兩年的「嘗試自殺率」的數據,再比較沒有相關政策的州份數據。結果發現,在同性「婚姻」制度化前(所有47個州份),加權後的高中生「嘗試自殺率」為8.6%,制度化後下降至8%,有統計上顯著差異(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0.6%;換言之,研究指出同性「婚姻」制度化後,高中生「嘗試自殺率」下降了7%。兩者只有相關性(correlation),而非因果關係。

另外,YRBSS資料庫中,有25個州份有問及受訪者的性取向,回答自己是LGBT(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的高中生多達231,413人。研究分析這些資料,發現制度化同性「婚姻」之前,高中生「嘗試自殺率」為28.5%,制度化後下降了4%,但研究亦指這項估算容易出現偏差。

同性婚姻 gay marriage

政治宣傳

儘管研究表明研究結果有不少限制,但研究的結論卻肯定地表示已提供證據,顯示同性「婚姻」降低青少年嘗試自殺比率,更建議其他國家考慮同性「婚姻」時,要考慮有關政策帶來的精神健康結果。其實,研究的政治立場早已躍然紙上:「阻止同性婚姻的政策構成一種結構性的污名,因為這會把性小眾標籤成與別不同,又拒絕他們得到婚姻賦予的法律、財務、健康和其他好處。」顯然,這是帶有政治立場的宣稱,而非得到確立的科學事實陳述。

一如既往,媒體樂意報道有利同性「婚姻」的研究,未經深究便推銷同性「婚姻」與青少年嘗試自殺率下降相關的印象。

研究結果須小心閱讀

然而,當仔細看研究報告時,卻發覺疑問重重。首先,研究犯了一個很基本的錯誤。它計算有32個州份屬有同性「婚姻」政策,標準是2015年1月1日之前已制度化同性「婚姻」;其餘15個州份,被歸類為沒有同性「婚姻」政策的組別。可是,佛羅利達州(Florida)是2015年1月6日才制度化同性「婚姻」的,按研究訂下的標準,它應被歸類為沒有同性「婚姻」政策的組別,可是研究錯誤地將佛羅利達州納入有同性「婚姻」政策的組別。[2]簡言之,有與沒有同性「婚姻」政策的組別,應是31個對16個;佛羅利達州是一個高人口的大州,這個錯失不知會對結果造成甚麼影響,亦有機會扭轉整個研究的結論。

其次,樣本中LGBT高中生的比例超乎尋常地高。歐美幾個近期的人口普查顯示,只有約2-3%受訪者自我認同為LGBT人士。可是,今次的YRBSS資料庫竟有逾三成樣本自我認同為LGBT人士(加權之後的中位數是12.7%),而且,這數字只計算了47個參與州份中的25個州份內的LGBT高中生——因為只有這些州份有收集性傾向數據,換言之,其餘22個州份的LGBT高中生尚未被算進去。對於高得離奇的LGBT樣本比例,研究沒有一言片語交待。雖然這研究不是作出一個普遍的結論,毋須嚴格要求樣本具代表性,然而,樣本出現嚴重傾斜,似乎應受到關注。

第三,收集LGBT數據的州份絕大部分屬有同性「婚姻」政策。25個有收集LGBT數據的州份中,僅4個被歸類沒有同性「婚姻」政策的組別,而且當中大部比是人口少的州份。[3]兩組樣本數量比例懸殊,也許「雙重差分」分析仍有一定比較意義,但應該註明提醒讀者。研究僅含糊地表示「這些估算容易出現偏差」。

外界質疑

此外,德州大學(奧斯丁)副教授Mark Regnerus對上述研究提出了四個質疑。第一,太大量樣本,反而使數據容易出現錯誤的統計學上差異結果;第二,研究員忽視了其他YRBSS資料庫數據提供的資料,如「曾想自殺」、「計劃自殺」和「曾自殺不果,並須接受治療」等,Regnerus質疑也許是因為其他資料都沒出現統計差異;第三,為何研究沒有獨立分開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和雙性戀估算?是否因為數據顯示「嘗試自殺率」由雙性戀高中生帶動?第四,研究只關注「污名」(stigma)作為高中生嘗試自殺的單一原因,卻忽略其他有量度工具可應用的可能因素。最後,Regnerus指出,一項研究顯示,有17%報稱只曾與同性有性接觸的青少年曾被強逼發生性行為——63%高於只曾與異性有性接觸的樣本,而上述研究卻沒有考慮性侵犯這個原因。

結語

縱觀這份研究,其實它說明的很有限:透過統計分析樣本,發現制度化同性「婚姻」後,(樣本中的)高中生的「嘗試自殺率」下降了7%,可是兩者並非因果關係,即是說原因不明。研究結論聲稱已提供證據顯示同性「婚姻」導致青少年「嘗試自殺率」下降,這說法有點誤導。

儘管這份研究疑問重重,卻引起不少媒體關注報道,相反,上年一份瑞典研究發現,已婚同性戀者自殺風險高2.7倍,這種政治不正確的數據,卻提不起媒體報道的興趣。有關研究使用瑞典政府的資料庫,將六千多的已婚同性戀者(包括民事結合)和接近120萬其他已婚人士比較,發現整體同性「婚姻」人士的自殺風險高出 2.7倍。瑞典已是對同性戀非常友善的國家,研究結果反映同性戀者的精神健康問題,未必與外界的歧視有關。

因此,我們宜小心閱讀不同的研究報告,保持批評性,不能盡信媒體的報道。

注釋:

[1] Raifman J, Moscoe E, Austin SB, McConnell M.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ate Same-Sex Marriage Policies and Adolescent Suicide Attempts. JAMA Pediatr.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 2017. doi:10.1001/jamapediatrics.2016.4529
[2] 參網上補充資料「eTable 2」。
[3] 參網上補充資料「eTable 1」。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