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文化資料庫|香港性文化學會

研究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法、宗教自由和婚姻、家庭社會文化|本會關注議題:同性婚姻、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法、性教育、色情、性工作者/娼妓、終止懷孕/墮胎、跨性別/變性人、同性戀、民事結合、性別承認法等

選單

直接觀看文章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立場聲明
  • 逆歧FAQ
  • 逆向歧視
    • 影響言論自由
    • 影響宗教自由
    • 影響經商自由
    • 影響教育自由
    • 影響結社自由
  • 宗教自由
  • 同性婚姻
    • 同性撫養
  • 跨性別
    • 性別承認
  • 性教育
  • 性文化評論
  • 專題文章
    • 學會講座/活動花絮
    • 台灣同婚釋憲
    • 性別承認諮詢
    • 公務員福利案
  • 有用連結
  • 支持我們

Monthly Archives: 十月 2013

攻擊同性戀輔導機構 同運團體歧視某些同性戀者

2011年,為自願尋求輔導離開同性戀生活的人士提供服務的專業人士飽受惡意攻擊和抺黑…

十月 1, 2013 in 逆向歧視, 香港.

衝擊教堂騷擾聚會 同運分子侵犯宗教自由

2003年8月同運分子衝入天主教堂,以挑釁的方式抗議時任樞機反對同性「婚姻」…

十月 1, 2013 in 逆向歧視, 香港, 影響宗教自由.

社關組織出版同性戀真相單張 平機會主席聯同同運組織高調批評

2000年社關組織明光社曾自費出版一份「同性戀的真相」單張,內容談到同性戀的成因及其生活形態可能引起的問題,所…

十月 1, 2013 in 逆向歧視, 香港, 影響言論自由.

同運團體衝擊本港書店 滋擾日常運作

2005年4月10日下午,約10名同運組織成員,突然闖進旺角榆林書店,宣讀聲明,要求書店提供免費寄存空間,擺放…

十月 1, 2013 in 逆向歧視, 香港, 影響經商自由, 影響宗教自由.

刊登印有聖經的廣告 信徒被判煽動仇恨

Hugh Owen是一名任職獄卒的福音派基督徒。他在報章(Saskatchewan Star Phoenix)…

十月 1, 2013 in 逆向歧視, 影響言論自由, 影響宗教自由.

派發同性戀事實單張 觸犯煽動仇恨罪

2001年9月至2002年4月期間,加拿大有4名同性戀者宣稱家中分別收到由Christian Truth Ac…

十月 1, 2013 in 逆向歧視, 影響言論自由.

佈道者街頭傳教 遭親同人士攻擊 反被判犯刑事罪

英國Bournemouth有位69歲的佈道者Harry Hammond,在2001年定期拿著「停止不道德的事、…

十月 1, 2013 in 逆向歧視, 影響言論自由, 影響宗教自由.

文章分頁導航

← 較舊的文章

「Like」留意我們的最新動態

「Like」留意我們的最新動態

Instagram

每逢情人節、聖誕、中秋,都是年青人「最難捱」的節日,因為這些節日強調的愛、溫暖、團圓都突顯了自己的孤清、寂寞和缺乏深交。鼓勵各位教牧、導師及家長,在今天的情人節,特別向你身邊的年青人,送上祝福問候,聆聽佢地的心聲。 #原唱李克勤 #是一首勵志歌 #現在卻是... ==== 本會歡迎教會或學校邀請我們主領不同講座,其中一個是「如何與子女談性說愛」的家長講座,當中會詳細講解年輕人的戀愛現象及一些出路。歡迎聯絡我們(或DM我們)。 http://scs.org.hk/b5_downloads.php 小編OY
最新一期 #山道期刊 的主題是「婚姻與性」,一眾教內學者撰文分享,值得一讀!十分有助教牧在性議題的教導和牧養。 . 以下是小編讀後的簡單概括,大家也可在連結上看文章的簡要。https://www.hkbts.edu.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24319&Pid=55&Version=0&Cid=612&Charset=big5_hkscs . -#鄧紹光:作主門徒底下的婚姻踐行——一個檢視的勾畫與方向的討論 . 小編覺得這文章很有啟發性,特別是談及婚姻觀的歷史轉變,如何由中世紀視婚姻為「聖禮」(sacrament),進入宗教改革的民事法律(信義宗)、聖約(改革宗)及共同福祉架構(聖公宗),再進入現代社會的「合約」(contract)。把婚姻看作「合約」,意味著婚姻是向外封閉,抽離於教會、家庭、神的愛等,只聚焦於夫婦二人身上。而「合約」是市場經濟的框架,用來保證雙方的自我利益,把愛情理解為交易制度。 . -#潘怡蓉:從靈性與性愛談密契經驗 . 文章從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身體神學,看人的性、身體、婚姻。在現今世俗社會中,性、身體、婚姻的內在價值慢慢失落,更遑論神聖意義。作者以身體神學提供其中一個理解角度,解釋性和婚姻的意義,也因此為教會牧養提出建議。教會除了在道德倫理層面外,也可在性及婚姻的問題上,作信徒的靈性培育。 . -#辛惠蘭:新約對離婚與再婚的教導:當代應用與即場演繹之反思 . 離婚與再婚是教會常常遇上甚至引起爭論的課題。文章引用新約學者N.T. Wright提出的釋經進路「即場演繹」,應用在今天教會對離婚與再婚的教導牧養上。何謂「即場演繹」?小編認為像TVB的連續劇一樣,通常不同集數由不同編劇負責,因此,負責新一集的編劇不能完全重複過去集數的情節(新約聖經有關離婚教導的事件),但又同時受制於之前的劇情發展,不能離題萬丈(聖經對離婚的基本立場),故事的劇情才能自然發展。因此,是「一致性」及「創新」並重。 . -#黃福光:從聖經神學討論同性性行為 -#吳國傑:初期教父對同性戀經文的詮釋——重檢博斯韋爾的論點 . 每次小編到不同教會的大專團契分享同性戀議題,都有一至兩個大專信徒質疑聖經反對同性性行為的看法,他們不少從網上閱讀有關同志釋經的文章。從此可見,教牧在這方面的回應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以上兩篇文章均提出「同志釋經」常見的論點及提出回應。第一篇以聖經神學的詮釋進路,回答「同志釋經」提出的質疑,也初步提出一些牧養同性戀者的建議。第二篇,作者認為一位著名的「同志釋經」學者博斯韋爾(John Boswell)的論點問題重重,作出詳盡反駁,然而,這位學者卻是現代不少支持同性戀立場著作常常引用的權威。 . -#關啟文:性傾向改變的可能性與合法性——科學與倫理的探討 . 不少人認為同性戀是天生不可改變,甚至反對任何改變性傾向的做法,認為這是有害。按吳國傑博士在「編者的話」所講,文章「以大量有力的證據,反駁性傾向天生不可改變的神話,指出現實證明性傾向是流動可變的。」同時,更正治療不是如同志群體所抹黑的那樣醜惡,事實證明許多更正治療不單對相當比例的受輔者具實質成效,也能帶來許多正面影響。此文總結,性傾向改變是合法合宜,呼籲我們應尊嚴別人尋求改變的權利。 . 小編OY
1月尾,去了一間小學,跟小5學生談性說愛,他們非常聰明
昨天主日,我在教會崇拜後,便前往九龍灣一間教會,參與他們下午2時開始的初中生團契,分享有關同志運動及兩性的題目。 過程中我抛了不少問題給他們討論,他們的回答都很有質素,真的不可少看。其中一個姊妹甚至拿了一本寫上「講道筆記」的簿出來,我邊講,她邊寫,我見她密麻麻的寫滿幾張紙,實在令我感動。其後我跟她談了幾句,她說以前都聽過類似講座,但今次卻很不同,多了很多新的內容和看法,很大得著。 我為此感恩。 OY
兩本書剛剛送到,都是由西方「同二代」(同性撫養兒童)編輯及撰寫,我們將會仔細分析他們的故事,跟大家分享。 . 在西方主流媒體,不時會有同二代走出來說自己被同性伴侶撫養十分幸福,自己並不在乎誰是親父/母,同性雙親充滿大愛已足夠等,背後表達同性及父母家庭對兒童影響「沒有分別」的信息。但較少人留意彩虹另一端的聲音,他們需要冒著政治不正確的風險,等待雙親去世後或匿名才敢分享自己的故事,他們不是想證明同性家庭的子女成長必然較差,只是質疑「沒有分別」的立論會否過於倉卒,至少對他們來說,不是沒有分別,若要制定任何有關政策,當權者不能對他們視而不見。
【主席的話】 諸般的智慧,還是豬般的智慧?迎接 2019 年的公共辯論 聖經教導我們傳揚主要用諸般的智慧,然而不幸的是,教會在面對公共議題時往往顯示的只是「豬」般的智慧!香港性文化學會的使命一直是成為教會與社會的橋樑,在一些公共議題(特別與性文化有關的議題)的辯論上,一方面站穩信仰立場,但另一方面在表達論據時要有理有節,且盡量訴諸市民大眾都可明白的公共論據。 當然,這樣做並不容易,我們也在一直學習和裝備。在 2018 年底,我們的幾位同工都有機會面對公共辯論的挑戰,首先是我們的研究主任陳婉珊姊妹有機會在 11 月 10 日,參加在中文大學的一個論壇,討論跨性別的議題。接著是筆者和我們的項目主任鄭安然弟兄參加香港開電視的「志雲拆局」節目,我與一位同性戀律師辯論同性婚姻的問題,而鄭弟兄則與一位妓權分子討論娼妓的課題。(這兩集分別已在11 月 3 日和 12 月 29 日播放。)我們都以溫和的態度、以理服人的策略與對手進行對話,不敢說已做到最好,但最少能在公共領域爭取到一些空間發聲,相信已不容易了。我們亦都 在事後寫了反省文章。 2019 年,同運人士開始對香港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透過三個司法覆核的案件作出直接的挑戰,若任何一個成功,後果都不堪設想。可預期的是,隨著案件的展開和報道,香港社會也會發生一輪新的公共辯論,我們準備好了嗎?在這場公共論爭中,我們會讓人看到我們諸般的智慧,還是豬般的智慧?求主幫助!

近期文章

  • 法國會通過修法 倘生效學校表格「家長1、家長2」取代「父母」
  • 【跨性別門】前被逐編輯 爭議主角被禁擔任大學言論自由論壇嘉賓
  • 逆向歧視:澳洲婚姻雜誌堅拒刊同性婚照 被杯葛終結業
  • 日本最高法院一致裁定 變性手術之要求不違憲
  • 倒戈內鬨?女同性戀者、女權分子聯同保守派挑戰跨性別運動

熱門文章與頁面︰

  • 反對同性婚姻的八個論據
    反對同性婚姻的八個論據
  • 倒戈內鬨?女同性戀者、女權分子聯同保守派挑戰跨性別運動
    倒戈內鬨?女同性戀者、女權分子聯同保守派挑戰跨性別運動
  • 男女腦不同──從腦神經科學看兩性,兼駁多元性別論
    男女腦不同──從腦神經科學看兩性,兼駁多元性別論
  • 「娼妓合法化」不是答案——澳洲維多利亞州的經驗
    「娼妓合法化」不是答案——澳洲維多利亞州的經驗
  • 法國會通過修法 倘生效學校表格「家長1、家長2」取代「父母」
    法國會通過修法 倘生效學校表格「家長1、家長2」取代「父母」

近期迴響

floatingheadssite 在 「民事結合」是解決同性婚姻爭議的出路嗎?
李黃秀云 在 倒戈內鬨?女同性戀者、女權分子聯同保守派挑戰跨性別運動
楊蒼月 在 以言入罪:網上指稱跨女為男子 英國女子遭警上門拘捕
Debbie Tin 在 「異曲同聲」性別承認法公開論壇後感
Pinn 在 寬容不是單程路-- 台灣同運公投大敗分析

分類

  • 立場聲明 (1)
  • 逆向歧視 (141)
    • 香港 (8)
    • 影響結社自由 (4)
    • 影響經商自由 (16)
    • 影響言論自由 (57)
    • 影響宗教自由 (64)
    • 影響教育自由 (13)
  • 跨性別 (122)
    • 性別承認 (30)
  • Uncategorized (1)
  • 公務員福利案 (8)
  • 台灣同婚釋憲 (10)
  • 同性婚姻 (111)
  • 同性撫養 (23)
  • 宗教自由 (11)
  • 專題文章 (53)
    • 學會講座/活動花絮 (19)
  • 性教育 (23)
  • 性文化評論 (131)

文章存檔

標籤

ACP APA eoc free speech gay parenting GD gender gender dysphoria gender identity gender recognition GID Jack Phillips LGBT LGBTI Obergefell v. Hodges PC Richard Page SODO SOGIDO SSM transgender Zucker 三人婚姻 人權 以言入罪 何秀蘭 公務員同性配偶福利 同志運動 同性婚姻 同性戀 同性戀運動 同性撫養 周一嶽 多元婚姻 多元性別 娼妓 婚姻 安全性行為 宗教自由 家庭 家庭價值 平機會 康貴華 性傾向 性傾向歧視 性傾向歧視條例 性別 性別承認 性別認同 性工作 性平教育 性教育 性解放 恐同 愛滋病 政治正確 最高法院 梁鎮罡 歧視法 民主 民事結合 洪子雲 男人入女廁 結婚 自由主義 良心自由 言論自由 變性 跨性別 逆向歧視 郭勤 釋憲 鑑定意見 關啟文 陳章明

香港性文化學會

九龍深水埗基隆街184號
電話:3165-1858
傳真:3105-9656
地址:九龍深水埗基隆街184-190號龍祥大廈9A
電郵:info@scs.org.hk
網址:http://www.scs.org.hk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早上九時至下午六時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午膳時間:下午一時至二時
【奉獻支持我們:http://www.scs.org.hk/b5_support.php】

其它

  • 註冊
  • 登入
  • 文章 RSS 訂閱
  • 迴響 RSS 訂閱
  • WordPress.com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性文化資料庫|香港性文化學會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 樣版: Expound.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