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官:正面教導同性戀資訊是現代英國的包容價值

英國一名教師因為回答一名15-16歲學生的提問,指同性戀行為是罪,被校方暫停了他的教席。教師公會(The Teaching Agency)更禁止他到其他學校任教。連法官也支持公會的決定,除了否決了該教師的上訴申請外,又認為正面教導同性戀資訊是現代英國的包容價值。[1]

羅拔.海耶(Robert Haye)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教會(Seventh-day Adventist Church)信徒,他的宗派在星期六守安息日。他原在英國倫敦利維斯翰區(Lewisham)一所學校Deptford Green School任教科學,2010年,他回答了一名Year 11(約15-16歲)學生的提問,指同性戀是罪;在另一個場合,海耶又告訴一名Year 9的學生:「每一個在星期天崇拜的人,基本上是崇拜魔鬼」,校方因此開除了海耶的教席。教師公會隨後更禁止他到其他學校任教,而教育局長米高.戈夫(Michael Gove)亦支持有關決定。

海耶上訴到法院,於2013年4月有了裁決。法官金(Mr Justice King)否決了海耶的上訴申請,認為教師公會的禁令合理,因為海耶的意見並不合宜(inappropriate),有違專業操守。海耶的辯護律師羅拔.奧格威(Robert Ogilvy)表示他當事人的意見並沒有使受任何學生感到受冒犯或因而出現抑鬱,而且一向也是信譽良好的教師,公會的判罰是「根本上不合理、不公平及不成比例地嚴重」,更侵犯了海耶的言論及宗教自由,法官不同意:

「這案件不是關於一名教師對於聖經與同性戀或星期天上教會的真誠信仰的權利……這是關於這些信仰及意見如何在學校向擁有多元性向、背景及信念的年青人宣示。」

法官又謂學校的政策已清楚表明預期教師會向學生傳遞對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及雙性戀者的正面訊息,「使學生能夠挑戰貶損定型觀念和偏見」,而且學校的政策正符合「現代英國的包容價值」。

面對失業的困境,加上4,200英鎊的法律訴訟費,海耶仍表示會堅持信仰:「神才是首位」。他續說:

「基督徒現正為相信聖經而在這國家被迫害……我們有相信及表達我們所相信的權利,但人們現都害怕因為政治不正確而受到懲罰……這是一個自由及民主的國度,不是嗎?但它真的是嗎?」

海耶可於兩年後申請重執教鞭,但由於他不打算放棄對信仰的堅持,他相信他的教師生涯將會完結。

英格蘭聖公會(The Church of England)及天主教會,與其他宗教組織、律師及部份國會議員一再對政府提出警告:因宗教或道德理由而不認同同性戀行為的神職人員及平信徒的公民權利,在政府推動同性「婚姻」立法之下正備受威脅。

Christian Concern的總裁安德莉亞.威廉斯(Andrea Williams)表示類似案件會隨著同性「婚姻」的草案通過成為法例後愈來愈多:

「這案例顯示,即使婚姻的法例有任何改變之前,那些堅守性倫理的人已被迫失去工作……這真是非常諷刺,以『包容』為名,人們被迫接受一套他們不認同的價值觀……法庭實際上是催化了這種不寬容,以及捍衛不到人們的表達自由。」

一項於二月發表的ComRes意見調查顯示,十個教師中有一位表示會拒絕在課堂上討論同性「婚姻」;而六分一教師表示「對此感到不高興」。Coalition for Marriage的Campaign Director,科林.哈特(Colin Hart)回應調查結果時表示:

「數以萬計的教師正面臨被處分或解僱的處境,政府重新定義婚姻的建議,正在每所學校,每間教員室創造了有害的氣氛(poisonous atmosphere)。」

哈特續指出對同性「婚姻」草案的「保護措施」(指「quadruple lock」,譬如保證沒有宗教組織或神職人員被迫舉行或主持同性「婚禮」)只針對英格蘭聖公會的牧師,對於保護平信徒在公眾領域工作免受法律威脅則一無所說。

對於教育局長戈夫承認教師的言論及宗教自由將會因草案而減少,Gove’s Surrey Heath Conservative Association的總裁傑佛瑞.維羅(Geoffrey Vero)更進一步認為家長及孩子會同受影響:

「即使只是保護聖公會的『保護措施』是否有效也成疑問……我們對於『保護措施』是否能經得起時間考驗也沒有完全的信心。」

網上自由派雜誌Spiked主編布倫丹.奧尼爾(Brendan O’Neill)也對公共空間反對同性「婚姻」的言論的迅速萎縮感到驚訝,在一篇社評奧尼爾表示:

「自從十八歲起,我從事並寫了政治評論二十年,期間我試過落後於一些不受歡迎的運動或竭力反對一些已有極高共識的事,但我從來沒有遇見過像同性婚姻這議題一樣,議論的空間及不認同的意見是萎縮得如此之快,因而良心不單只被抑制(stifling),更是被窒息(choking)。」

他形容當他從一個「自由世俗的角度」批評同性「婚姻」的建議時,他不單被噓,更接到死亡威嚇。

只是根據信仰坦白表達看法,竟已不容於「現代英國的包容價值」,更要向學生灌輸同性戀的正面訊息,到底這是「包容」,還是意識形態的洗腦教育?

注釋:

[1] White, H. (2013, April 26). Judge: Firing teacher who called homosexuality a sin reflects ‘modern British values of tolerance’. LifeSiteNews.com. Retrieved from https://www.lifesitenews.com/news/judge-firing-teacher-who-called-homosexual-sin-reflects-modern-british-valu.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