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連結

【學會資訊】

【有用連結】

【電子書】

【輔導服務及相關資源】

【性治療或性上癮輔導機構】

 

【學會資訊】

 

香港性文化學會網站 本會最新消息
學會臉書專頁   HKSCS Facebook 請Like 我們,留意我們的最新動態
性文化資料庫 內存「同性婚姻」、「性教育」、「跨性別」、「逆向歧視」等性文化內容文章,資料豐富
關啟文網誌「關懷.啟示.文化」 以理性判斷.憑良心說話.敢於挑戰政治正確
YouTube頻道 歡迎觀看我們的影片
Instagram 請Follow 我們,留意我們的最新動態

@hkscs @lovedonuts1314 @sexbuttrue

ISSUU電子書 學會出版的小冊子,已備有電子書版本,歡迎瀏覽
戀愛甜甜圈 性教育及兩性關係
我的傷心故事—性解放受害者自白 關注人口販賣、娼妓、色情
Sex But True 騎呢性趣聞 Podcast 年青人談談性趣聞 (apple podcast, google podcast, Spotify…. )

【有用連結】

明光社 【關注生命倫理 正視社會歪風】明光社是一個關注傳媒、性文化及社會倫理的非牟利團體,本著基督教信仰,藉研究、監察、教育、出版及行動去關心社會、服務人群。
新造的人協會 「新造的人協會」為一所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以基督教信仰為基礎,尊重一男一女的婚姻價值,透過教育工作讓大眾更全面了解同性戀,澄清誤解,促進社會和諧。協會為一群備受「同性吸引」困擾的人士提供適當的支援,同時也為同性戀者的家屬及朋友提供情緒支援。
同性戀資料庫 提供有關同性戀和同性戀者的中文資源,指出同性戀行為和同性戀運動所產生的現象。
Counter Times 逆向時報 報導主流傳媒不會報導的LGBTQQIAAP2S 政治運動新聞及消息,希望作一些平衡,讀者有自由表達不同立場,也歡迎討論。
Txlyd 一個專門性的網站,收集有關同性戀傾向、同性戀行為和同性戀運動方面的文章。

【電子書】

* 下列小冊子亦可蒞臨本會位於深水埗的會址免費索取,請下載申請表填回,稍後會有同工回覆。須視乎存量。

下載 出版日期
《性別歧視=性傾向/性別認同歧視?──從美國最高法院Bostock案反思香港的歧視法》

2020年6月15日,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以6:3裁決,1964年訂立的《民權法》第七條(Title VII)關於禁止基於「性別」(sex)歧視的法律,也適用於同性戀及跨性別(Bostock v. Clayton County)。換言之,男同性戀者、女同性戀者和跨性別人士在就業上享有法律上的特殊保護。異議法官阿利托(Samuel Alito)及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分別撰寫兩份異議意見書,批評多數裁決以解釋法律的形式作出裁決,實際上卻是訂立了一條新法律。阿利托更狠批「無法想起[比這法院]更無恥地濫用我們解釋法例的權力的例子。」本特刊的目的一方面是去整理這裁決的相關論點,使更多人明白這議題;另一方面我們較為傾向異議大法官的觀點,透過闡釋他們的論據以及加上補充的分析,我們希望更多人能批判性地檢視Bostock裁決,而不會盲從之。

2020年7月
婚姻的社會價值_姆指圖 《婚姻的社會價值——從社會科學得出的三十項結論》[僅備電子版]

《婚姻的社會價值》(Why Marriage Matters)一書由多位研究家庭的學者撰寫而成,從多項社會科學研究歸納出三十項結論,論證健康的婚姻關係,對男女雙方及孩子以致社會整體,皆有重要的公共利益。完整、有血緣關係且已婚的家庭,是家庭生活的最高標準。孩子在這種家庭模式下成長,不論經濟、社交和心理各方面,多數有出色表現。

2017年11月
跨出明天特刊 《用得其所 跨出明天 ——對香港設立性別承認制度之意見書 (公眾版)》

特別為香港「性別承認」諮詢製作的特刊。我們最想表達的核心思想有以下三點: 1) 把性別身份主觀化,認為「男」或「女」主要或完全由個人心理的性別認同決定,並無理性證明。相反,男女的兩性區分,雖然有灰色地帶(如Intersex),但區別上是建基於人類生理的客觀事實。
2) 性別身份並非私人的事情,例如一個人的女性身份意味著她有權利進入重視女性私隱的場所,參加女性的競賽等,所以會影響到別人權利。
3) 性別承認制度的設立會對社會有長遠和深刻影響。爭取性別身份主觀化,正是跨性別運動改造社會的目標,若他/她們第一步成功了,其他努力會接踵而來:教育「改革」,對不認同的社會人士提出訴訟等等。而這些目標相當激進,大部分香港市民都不會認同。

2017年9月
消失的性別界線——「性別認同」立法之逆向歧視你要知 《消失的性別界線——「性別認同」立法之逆向歧視你要知》[僅備電子版]

經過多年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本小冊子能幫助您更全面認識跨性別運動的真相。我們搜集了大量個案,並加上簡評,相信這是現時獨一無二的資料冊,而且這些個案都是近年發生,卻是主流傳媒不會告訴您們的。

2017年4月
《民主社會需要道德》

維持民主社會健康發展,良好公民質素至為重要,家庭是社會基本單元,為培養良好公民質素的溫床。全新出版的《民主社會需要道德》小冊子探討民主社會與道德的關係。

2016年
《「性」在有理——青少年性教育通識特刊  》

性教育是全入的生命教育,當中包括整個人的發展成長,例如個人形象、交友、與異性相處等。年青人要學懂負責任的性行為,須先懂得珍惜自己、尊重別人,因此,性教育應輔以全人成長教育,讓學生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前,先掌握人際關係溝通技巧。

2016年7月
《今日台灣,明日香港?——性解放迷思如何騎劫性別平等教育》[派罄]

這本特刊似乎是說台灣的故事,然而,種種跡象顯示,台灣的性解放思想已逐漸在香港萌芽。我們特別預備了這本特刊,介紹性解放觀念如何在台灣落地生根,又會以一套性教育影片《青春水漾》指出他們正在向學生推銷哪種性觀念,更會詳細剖析近年似有成為顯學之勢的「多元性別論」難以自圓其說之處。

2015年11月
《婚姻值得維護嗎?》2015年版

婚姻是人類社會的根本基礎。自有文化以來,夫妻關係即有獨特位置,其他關係不能相比。健康的婚姻關係,使孩童得到父母良好的照顧。國家重視婚姻關係,視為孕育新國民的溫床。近代社會科學研究肯定婚姻的價值:對父母子女,在身心、社交或是經濟效益皆有好處。這小冊子,從聖經教導、教會歷史、當代研究、政策方案及信仰立場角度,指出維護婚姻的重要,並探討可行出路。小冊子並設有一系列討論問題,適合教會團契小組使用。

2015年
慎思明辨特刊 《慎思明辨,獨立思考——美國最高法院同性婚姻通識教材》 [派罄]

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票對4票的輕微多數,判決同性婚姻受到美國憲法保障,全國五十州必須承認同性婚姻。這個課題非常複雜,牽連甚廣,在通識、社會、倫理與宗教課中,都是很合適的討論或專題研究題目。然而坊間的報道和討論往往相當零碎,而且傾斜性明顯,較缺乏全面、多角度的討論。有見及此,香港性文化學會特地出版這份通識材料,讓社會大眾了解事情始末,以作判斷。我們的討論與分析會建基於理性和公共理由,誠邀大眾慎思明辨不同理據、獨立思考,促進公民社會的發展。

2015年7月
《「逆流而上」──美國最高法院同性「婚姻」裁決回應特刊》(教會版)[派罄]

2015年6月26日,美國最高法院以5票對4票的輕微多數,判決同性「婚姻」受到美國憲法保障,全國五十州必須承認同性「婚姻」。有見及此,香港性文化學會特地出版這本回應特刊,供社會大眾了解事情始末,以作判斷。

2015年7月
《哪種平等?誰的機會?平機會對同性戀議題的言論考察報告》[派罄]

周一嶽主席自上任後致力推動性傾向歧視條例,並宣稱「性傾向是天生的」、「逆向歧視不存在」,這些都是反對人士的誤解,以及必須透過立法才能保障性小眾的基本人權等。這小冊子一一回應,希望周主席及平機會認真聆聽不同立場的意見,真正「建設一個沒有歧視、崇尚多元、包容共濟的社會,人人共享平等機會。

2014年1月
《性傾向歧視法與同性戀社會運動——逆向歧視的真實例子》增訂四版

社會上有些人提倡性傾向歧視法,為要保障同性戀者的人權,這個動權是高尚的,我們也堅決反對歧視同性戀者。然而,何謂「歧視」卻應有合理和嚴格的定義。值得深思的是:用懲罰手段解決這問題,是否合宜和最佳的辦法呢?這小冊子記錄了歐美因類似性傾向歧視法而遭侵犯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宗教自由和教育自由的例子,供大眾參考。

2013年10月
〈反對同性婚姻的8個論據〉(單張)

「愛就是愛,婚姻就是婚姻」兩個人相愛的確是私事,香港沒有法例規管,然而婚姻卻是一種公共制度,是政府代表全體市民對一種關係的肯定。同性婚姻的訴求衝擊世界各地,並引起巨大爭議,我們該如何回應這場淚烈辯論呢?這單張列出了八個反對同性婚姻的理由。

2017年1月
〈放下性束縛 輕鬆又快樂〉(單張)

青少年性教育單張,透過真人故事和科學研究,指出色情及性隨便為人帶來束縛及痛苦,相反,只有在公開承諾的關係中,才能享受性的滿足。

2016年12月

【輔導服務及相關資源】

* 本會並沒有提供輔導服務,以下資料擷自「後同盟」〈「心性」的再思〉小冊子(2017年1月,頁31),僅供參考。

輔導服務機構 聯絡方法
突破機構 2377 8511
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 2870 1222
新造的人協會 6619 1492 (可WhatsApp)
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 3413 1543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2332 4899
心暖心輔導中心 8101 2929
明光社同性戀諮詢熱線
(逢星期五2-6pm)
2390 2323

【性治療或性上癮輔導機構】

輔導服務機構 聯絡方法
東華三院心瑜軒 2827 1000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 2397 0798/ 2815 5661/ 2187 2426
香港明愛家庭服務 2525 6265
觸動輔導中心 9862 6200 (Whatsapp 約見程姑娘)